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2000 年 , 夏普 J-SH04 面世 , 世界上第一款能够拍照的手机诞生 。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这款产品 , 其仅有的 11 万像素数或许会让你不禁感到疑惑 —— 手机拍照 , 在当时有啥用?
20 多年过去 , 当我们现在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时 , 没人会觉得手机拍照无用 , 移动影像已经成为了手机最重要的功能 , 广大消费者对手机拍照的强烈需求 , 甚至已经超过了“手机”本身 。
这个转变看似难以置信 , 事实上也是移动影像技术发展在潜移默化中 , 在消费者心智中所带来的改变 。
那么 , 谁推动了手机移动影像的发展 , 谁改写了移动影像规则?谁又让拍摄创造变得随时随地、便捷高效?回顾智能手机影像领域发展历程和高光时刻 , 那么一定绕不开一个品牌 —— 华为 。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文章图片

技术创新、拍摄体验、影像文化 , 是华为影像坚定投入的三大创新支柱 , 这是华为影像坚持长期主义 , 以消费者需求为牵引导向后所凝聚的三个方向 。
第一支柱:技术创新
从华为 P9 的徕卡双摄 , 到 P10 系列的人像摄影 , 再到 P20 系列的超级夜景模式 , 到 P30 系列的潜望式长焦架构、P40 系列的全时段、全焦段超清影像...... 不夸张的说 , 手机移动影像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 消费者在移动影像的每一次体验升级 , 几乎都是建立在华为影像技术创新基础之上:
比如 , 华为是业界最早关注人像摄影的厂商之一 , 为了人像拍摄时更精准的画面纵深测距 , 华为在业界率先使用了 ToF 镜头;
华为也是业界最早投入计算摄影的厂商 , 比如针对暗光、夜晚等拍摄场景 , 华为率先开了发夜景模式 。 为了满足用户“随手拍大片”的需求 , 华为还率先将 AI 技术引入到手机摄影 , 借助强大的 NPU 算力 , 可以实时判断拍摄环境 , 让手机拍出更符合用户“记忆色”的好样片 。 如今 , AI 模式、夜景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所有智能手机的标配;
此外 , 华为还是业界最早引入超广角摄影的厂商 , 业界最早提出双主摄概念的厂商 , 也在业界推出最大的前置超广角度数 , 以及业界第一个自由曲面抗畸变超广角镜头 。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文章图片

伴随着华为 P50 系列、华为 P50 Pocket 折叠屏的发布 , 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 , 由光学系统、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所构建起的移动影像技术体系 , 已经成为了华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方向 。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文章图片

以 P50 系列为例 , 原色双影像单元是华为在“光学系统”上的创新、计算光学(XD Optics)是华为在“成像技术”上的创新、原色引擎则是华为在“图像处理”上的创新 , 也是华为 P50 系列再次拉高影像天花板的关键所在 。
近些年华为在影像领域的创新和自我突破 , 不断拓宽、加深了华为影像的技术护城河 。 而这一次 , 华为更是从光学系统、成像技术、图像处理三个维度构建起了计算摄影的产业技术规范 , 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移动影像技术体系 。
第二支柱:拍摄体验
华为影像技术创新 , 所带来最明显的增益 , 都展现在拍摄体验上 。 而这种创新 , 前提都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 , 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在影像拍摄过程中 , 拥有更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文章图片

捕获色彩、感知明暗、跨越空间、定格瞬间 , 这是华为给用户带来的专业级移动影像拍摄体验 , 消费者在华为手机上获得了更好的色彩体验、更好的亮度和对比度、更好的远摄体验 / 变焦体验、更好的抓拍体验等等 , 每一个普通消费者都能随手拍出大片 , 每一个普通消费者 , 都可以获得摄影师一般的创作体验 。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文章图片

以“捕获色彩”为例 。 如何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影像色彩?华为 P50 系列搭载了超级主摄单元和超级变焦单元的双影像单元设计 , 对多颗镜头进行了系统性整合 。 10 通道超光谱传感器、计算光学、超清图像引擎、原色引擎等技术 ,, 使环境光谱分辨能力提升 50% , 平均色相准确度提升 20% , 让这台轻薄的手机表现出了强大影像能力 , 为创作者们提供所拍即所见的色彩记录能力 。
再比如“感知明暗” , 传感器作为相机的感光器件 , 是影像系统中最重要的硬件模组之一 。 华为是业界最早使用大底传感器的厂商 , 也是开创性改变传感器滤光技术的厂商 , 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大底、大像素的技术升级 。
在华为 P50 系列上 , 还带来了跨时代的“计算光学”理念 , 两颗原色摄像头(彩色与黑白)协同工作 , 将主摄的进光量提升了 103%+ 。 超光谱超级影像单元可以发现可见光之外的细节 , 同时还能让暗光环境下的图像拥有更高的动态范围 。
华为是业界最早投入移动影像变焦及远摄的厂商 , 业界最早开发并使用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厂商 , 业界最早开发并使用多反射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厂商 , 并推出了业界最大的光学变焦倍数 , “跨越空间”拍摄 , 一样能够实现满意的效果 。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文章图片

比如在华为 P50 系列上 , 华为带来了一颗 6400 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 , 支持 3.5X 光学变焦以及 100X 数字变焦 , 全新的 AIS Pro 长焦防抖与 OIS 光学防抖可以保证长焦拍摄的图像与视频更加稳定 , 远眺景致随手可取 。
在支持用户“定格瞬间”这方面 , 华为带来了更具质感的人像摄影、无畸变的超广角体验、简单智能的后期影像支持以及疾速闪拍等等技术 。
华为影像所有的技术创新都不是为了炫技 , 不是为了技术创新而做技术创新的 , 从捕获色彩到感知明暗 , 从跨越空间到定格瞬间 , 这一系列影像体验创新 , 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的综合思考 。
第三支柱:影像文化
除了影像领域的硬核实力 , 华为也不断探索在移动影像的人文精神层面发力 , 比如 , 华为“新影像发展计划” 。
早在 2017 年 , 华为率先举办了第一届华为新影像大赛 , 其初衷 , 是希望更多使用华为手机的用户参与进来 , 享受手机摄影带来的乐趣 , 并给这些创作者们一个平台用以展示、分享他们的作品 。
在 2021 年华为新摄影大赛中 , 共有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参与活动 , 作品投稿累计数量达 300 万件 , 互动次数达 10 亿次 。 如此庞大的数据 , 足以说明 , 摄影已经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欢 。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
文章图片

在华为的“新影像发展计划”中 , 华为还在 2019 年上线了华为新影像社区 , 还与国内知名权威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合作 , 开启了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 , 从静态影像到动态影像的升级 , 鼓励更多人用手机投身电影创作 。
通过比赛 , 用艺术的方式对创新科技进行解读 , 让影像艺术创作不再小众化 , 在这个过程中 , 华为影像文化也随之培育生长 。
从关注产品性能 , 到关注用户需求 , 再到关注移动摄影背后的影像文化 , 华为已经从注重产品的硬件和性能上跳脱出来 , 向用户科普摄影之外 , 也逐渐传播影像文化 , 逐步和用户进行更深入的内容交流与精神交流 。 这 , 也是华为作为移动影像先驱者的使命 。
结尾
【系列|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思考:华为成为移动影像领导者的背后】持续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 , 是华为影像坚定不移的战略 , 也不断推动着移动影像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 作为移动影像领域先驱者与引领者 , “华为影像 ”从技术创新、拍摄体验和影像文化三个纬度构建起的强劲品牌势能 , 仍在继续书写着新的故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