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湖南为建一大坝,牺牲6万人生活的家园,如今其成当地“明信片”

上海市|湖南为建一大坝,牺牲6万人生活的家园,如今其成当地“明信片”

文章图片

上海市|湖南为建一大坝,牺牲6万人生活的家园,如今其成当地“明信片”

文章图片

上海市|湖南为建一大坝,牺牲6万人生活的家园,如今其成当地“明信片”

文章图片

上海市|湖南为建一大坝,牺牲6万人生活的家园,如今其成当地“明信片”

文章图片

上海市|湖南为建一大坝,牺牲6万人生活的家园,如今其成当地“明信片”


大坝是拦截河水、蓄水的工程堤坝 ,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可以改善航运、灌溉农田等等 。 在我国有许多知名大坝 , 譬如三峡大坝、龙滩水库等 , 都是非常重要的工程 。 而在湖南郴州也有这么一座大坝 , 曾位列亚洲第一 , 世界第二 , 这就是东江湖大坝 。

东江湖大坝是一座双曲薄壳拱坝 , 与以往同种类的大坝不同 , 这座大坝纯国产制造 , 也是我们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款双曲薄壳拱坝 。 大坝高157米 , 底部厚度35米 , 顶部7米 , 同类型的大坝中 , 东江湖大坝的规模规格曾经比肩世界 , 2016年四川的锦屏一级水电站竣工后 , 东江湖大坝就退居亚洲第二 , 世界第三了 。

要说这个大坝 , 就不得不说东江湖 。 东江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 , 还是湖南省最大的饮用水源地 , 蓄水量81亿立方米 , 大约有半个洞庭湖那么大 。 那里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的饮用水标准 , 据说可以直接饮用 。
这里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交融 , 森林植被茂密 ,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 山峦叠嶂 , 湖水清幽 。 不仅如此 , 这里还有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 , 被人们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 , 万千景象在其中” , 还被称为“东方瑞士” 。

而东江湖最负盛名的就得属雾漫小东江了 , 在每年4到11月 , 日出日落前 , 在小东江的平湖上游览 , 会泛起一阵阵白色的雾气 , 将整个东江湖衬托的犹如从水墨画里走出一般 , 雾霭缭绕 , 温润清凉 。
东江湖是个人工湖 , 它的形成也正是依托于东江湖大坝的建造 。 两座青山夹着绸缎般的碧绿河流蜿蜒环抱着这里 , 而东江湖大坝就是一道弧形屏障 , 矗立在河道中 , 将长河一分为二 , 才有了如今的东江湖 。 每到春雨时节 , 湖水涨起时 , 大坝就会开闸泄洪 , 碧蓝的湖水翻涌着往前奔跑 , 水花拍打着大坝下的湖水 , 形成几米高的浪花 , 场面十分壮观 。

而这样一座宏伟的大坝 , 在如今先进的技术下建成都十分困难 , 而早在1986年 , 东江湖大坝就已经建成 , 这背后又是何等的艰辛 。 1941年 , 东江湖投入初步的勘察设计阶段 , 当时年轻汉子们都加入到大坝的建设当中去 。 当时建设大坝所有的石块、用具 , 都是先辈们用自己的肩膀、双手、锄头等简陋的工具 , 一点一点开凿 , 挖掘 , 堆砌出来的 。

但大坝好不容易修好了 , 住在这里的人民怎么办呢?这片区域曾经人口稠密 , 富庶安稳 , 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 集镇上有百十户居民和商铺 , 生意兴隆 , 叫卖声不绝于耳 。 大坝修好了 , 水位就开始一天天上涨 , 不得已 , 这些村民们只能收拾好家当 , 搬出这座他们熟悉的小城 , 移居别处 。

根据统计 , 当时的大坝蓄水淹没了资兴市六分之一人口的家园 , 大约有六万人 , 11个乡镇 , 67个村子 , 460多个村民小组 , 还有7万亩良田、13万亩林地、180万平方米的房屋等 。 这些曾经伴随着祖辈长大的故地 , 随着碧蓝的湖水渐渐涨起 , 陷入湖底开始了深深的长眠 。
但当时的付出 , 为以后资兴市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 东江水库开始运营后 , 平均每年发电量能达到13.2亿千瓦小时 , 成为华中电力系统的主力军之一 。 不仅如此 , 还免除了下游万亩农田的洪水危害 , 保证了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 , 还提高了京广铁路的防洪标准 , 改善了上下游通航 。 更筑造了如今风景秀丽 , 迷人优雅的东江湖 。 如今这个大坝 , 已经是当地的“明信片”了 , 一提它 , 大家都知道 。

2017年7月7日 , 东江移民博物馆正式开馆 , 里面记录了曾经的东江人民的精神风貌 , 展现了昔日湖底街道的新面貌 。 那里用一张张老照片、文字和一条复刻的街道 , 向人们展现东江湖底小镇昔日的繁荣景象 。 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录了东江湖底曾经那个富庶的小镇 , 也时时刻刻警醒着人们 , 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