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已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接近6个月了 , 按计划 , 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180天左右 , 如今已进入了\"回家\"倒计时 。 目前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打包收拾、强化体能 , 准备回家 。
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工程总体室副研究员仲伟巍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在走之前有大量的物资需要整理 , 包括天舟三号上的那些货包、各类产品 。 后面神舟十四号可能会间隔一个多月才会再上来 , 所以需要提前把这些产品设备都归置到位 。 另外 , 还要把重要的样品带回来 , 这些也需要提前规划好 。 从下周开始 , 要重点开展这部分工作 。 ”
3名航天员创造了我国航天史的历史 , 至今为止 , 他们是我国太空任务中单次任务时间最长的3名航天员 。
每一位航天员都是英雄 , 他们肩负着人类探索外太空的重任 , 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 。 我们都知道 , 乘坐火箭飞向太空的几十分钟是最危险的时刻 , 在世界航空史上 , 就有多位航天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 , 从太空回到地球的过程中同样充满危险 。
今天就来科普一下 。
什么是太空船返回舱?
太空船返回舱是当太空人返回地球的一种工具当太空人要返回地球火箭和返回舱会分体太空人走进返回舱然后返回舱就会跌进大气层空中会打开降落伞降落地球 。
太空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的速度有多快?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 , 其下落速度约为200米/秒 , 属于亚音速范围 。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参考陨石 。 被地球捕获后 , 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 陨石以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 , 与空气摩擦产生极大的热量 , 随之会融化并燃烧 , 很多陨石还没到达地面就已经燃烧殆尽 。 即使一些较大的陨石能到达地面 , 巨大的能量将地球砸出一个大坑的同时 , 自己通常也会粉身碎骨 。 在没有减速措施的情况下 , 返回舱与陨石的命运是相似的 , 别说保护里面的航天员了 , 就是自己都自身难保 。 所以必须要将返回舱的返回速度降下来 。
返回舱怎么刹车?
当返回舱下落到一定高度时 , 返回舱自动打开伞舱盖 , 引导伞打开后 , 再拉出减速伞 , 其下落速度降至80米/秒左右 。
考虑到返回舱的落地冲击力过大 , 返回舱底部安装了反推火箭 。 在返回舱距离地面约1米时 , 反推火箭迅速启动 , 能够使返回舱速度一下子降到2米/秒以内 。 所以 , 视频中掀起的巨大烟尘 , 并不是返回舱冲向地面时掀起的 , 而是反推火箭掀起的烟尘 。 在反推火箭的反作用力下 , 返回舱稳稳地落在地面 , 有效保障了3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反推火箭并不是最后一道屏障 , 返回舱内部还安装了具有缓冲功能的专用座椅 。 该座椅采用特质的材料 , 运用了许多高新技术 。 返回舱在落地前 , 座椅将会自动提升 , 从而使冲击的能量被缓冲吸收 。 最后 , 在座椅上面 , 还垫着一层专用的缓冲坐垫 , 缓冲坐垫能够吸收一些冲击的能量 , 避免航天员的身体大幅度晃动 。
返回舱降落存在什么潜在危险?
除了上文提到速度过大造成的危险 , 还可能降落到危险的地方 , 比如海、江河、湖泊;或者降落在陡峭的山坡上 , 又或者降落在狼群中 , 都有可能 。 此外 , 还可能遇到高温、失压等危险 , 每一项都是致命的 。
航空史上的返回舱事故
前苏联联盟11号返回舱失压
1971年 , 前苏联联盟11号的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顺利完成了为期22天的太空任务后 , 6月29号 , 在返回地球的途中 , 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振开 , 整个返回舱瞬间失去了压力 , 要知道当时返回舱所在的位置为168公里 , 那里基本上和真空没有两样 , 导致了宇航员瞬间被暴露在了真空之中 。
不过整个返回舱除了失压以外 , 并没有出现其他故障 , 一切程序都按照最初设定的一步一步正确地进行了 。
推荐阅读
- 天上有颗小行星叫“台湾” 本月最接近地球
- 创建可以驱动的水下机器人肢体,可能需要分布式和异构的内在传感器
- 37℃已成历史?人类平均体温正不断下降,科学家:这并非好事
- 为何人类永远飞不出太阳系?科学家给出了4个原因,个个让人绝望
- “神箭”设计师:只要航天员需要,随时能接他们回来
- 在太空也能追剧?王亚平追的什么剧?快收下这份“太空追剧单”!
- 俄罗斯少女10岁开始拥有“透视之眼”,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
-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为何站不起来,要坐在椅子上?牺牲太大了
- 杨利伟上太空时为何要带枪?苏联航天员惨痛教训令各国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