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莲花落的历史
莲花在历史上是一种高尚的花 , 更是有着“濯清涟而不妖 , 出淤泥而不染 。”的美好品质 。莲花落在历史上是戏曲中的一种传统曲艺 , 更是在北京等地非常流行 。本期太原文化一起了解一下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 。
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 , 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 , 演唱民间故事 。其形式也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两人对唱的基础上 , 变走唱为坐唱 , 由“耍花棍”发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 , 兼容“说书”的一种演艺形式 。
这些盲艺人不仅走村穿巷 , 而且步入了县城的茶楼、酒楼卖艺演唱 , 并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艺组织——“行会” 。以“八仙挂图”作为祖师供奉 , 订规立矩 , 收徒传艺 , 相继出现了金川镇水磨上朝村帅有辉、瓦桥翠湖村张道龙(小名张生根仔)、神政桥乡罗家坊易坑村熊继生和界埠乡黄家村黄宝荪等“名角” 。
此外 , 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添(又名陈蠢子)等20多个主要盲艺人也十分活跃 , 演技甚佳 。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 , 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 , 采茶戏音乐 , 唱腔婉转、流畅 , 善于叙事 , 宜于抒情 。
且用方言说唱 , 加之拍击胸、肚、臂、腿 , 通俗易懂 , 生动风趣 , 引人入胜 , 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其传统曲目有《天宝图》、《丝带记》、《罗帕宝》等 。建国后创作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刘二娃》、《血泪仇》等 。
表演形式:
莲花落 , 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 。表演者多为一人 , 自说自唱 , 自打七件子伴奏 。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 , 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 , 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 。大竹板打板 , 小竹板打眼 , 相互配合有板有眼 , 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 。所以 , 俗称此为“七件子” 。
至于莲花落的说唱词 , 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 , 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 。表演之时 , 先扣大竹板 , 间配小竹板 , 打板三巡之后 , 开始说唱 , 以唱为主 , 间以夹白 , 边唱边说 , 抑扬顿挫 , 尾音稍长 , 颇合当地人的口胃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 , 多为胜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 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 。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
【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莲花落的历史】时下的莲花落 , 不仅有七件子伴奏 , 而且发展到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主要乐器有三弦、扬琴、二胡、木鱼等 。当年的莲花落极不注重表演 , 仅是边说边唱 。这是因其早年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决定 。自从解放搬上舞台后 , 已经注重于身段和动作的表演 , 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 。
推荐阅读
- 泉州承天寺在什么地方,它建于什么朝代
- 雪莲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雪莲花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 元宝花属于什么花科
- 西兰花属于什么类蔬菜 西兰花是哪类蔬菜
- 小说属于什么文体
- 烧出莲花香
- 兽医站属于什么单位
- 石膏砂浆属于什么材料
- 广东中山市古镇属于什么区
- 生产队时期,“记工员”属于什么角色?记工员不用干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