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艾滋病吗?其实艾滋病本身并不致命,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你了解艾滋病吗?其实艾滋病本身并不致命,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章图片


你了解艾滋病吗?其实艾滋病本身并不致命,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章图片


你了解艾滋病吗?其实艾滋病本身并不致命,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近这几天 , 浦东疫情形势有所严峻 , 上海市政府决定从3月28号早上5点到4月1日上午5点 , 施行为期4天的隔离 , 主要目的是全员核酸检查 , 做一次全网筛查 , 核酸检测定在28号和30号这两天 , 估计到4月1号 , 除一些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 , 基本上都能恢复正常营业 。
而我这几天被隔离在家 , 也是闲得没事可做 , 总想写一点关于新冠方面的文章 。 思来想去觉得艾滋病和新冠冥冥之中有点神似 , 还是决定聊一聊关于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
写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问“艾滋病和新冠哪里像 , 差距可大了” , 稍微了解生物学的朋友可能知道 , 不管是新冠还是艾滋病病原体都是病毒 。 日常生活中 , 致使我们感冒流鼻涕的病原体也几乎是病毒 , 也许有很多朋友会纳闷病毒到底是个啥 , 神神秘秘的看不见摸不着?
  • 病毒是个啥?
根据全球生物习性、种类、生活习惯的划分 , 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 。 微生物又分为真菌、细菌、病毒 。 真菌是微生物界最高级的 , 相当于动物界灵长类 , 其次是细菌 , 病毒是结构最简单的 。

真菌是真核生物 , 有成熟的细胞核 , 真菌细胞含有甲壳素 能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产生孢子 。 生活中我们所食用的蘑菇 , 其实都是真菌的菌丝体 。
细菌是原核生物 , 一般是单细胞 , 结构也很简单 , 没有细胞核或细胞核不发达 。 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 ,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入侵 , 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叮咬等 ,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 对社会危害极大 。
病毒结构非常简单 , 个体也非常微小 , 是一种非细胞生命体 。 大多数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 DNA或RNA , 甚至一些病毒仅有一层蛋白外壳构成 。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 利用宿主细胞内营养物质来复制自身的DNA或RNA , 病毒目的是与寄主共生 , 一旦寄主死亡病毒也会死亡 , 也不排除一些比较激进的病毒致死率非常高 , 如狂犬病毒和埃博拉病毒 。
  • 啥是艾滋病 , 又是咋发病的呢?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 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 ,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 上面我也曾讲过 , 病毒结构组成是非常简单的 , 入侵人体的艾滋病病毒是由蛋白质及简单的核糖核酸(RNA)组成 , RNA上载有病毒的遗传信息 。
艾滋病的发病原理是攻击寄主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 , 又称CD4+细胞 。 CD4+细胞能分泌各种细胞因子 , 起到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 此外 , 艾滋病还攻击呈递抗原的免疫细胞 ,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 还可以躲在巨噬细胞里逃避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作用 。

艾滋病毒攻击寄主时 , 由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着很多识别艾滋病病毒的受体 , 容易与艾滋病病毒结合 。 这种结合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 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 严格匹配 。 两者结合后 , 艾滋病病毒将自身体内的RNA注入辅助性T淋巴细胞 , 再通过反转录酶将RNA转录成DNA 。
艾滋病成功入侵辅助性T淋巴细胞后不会立马发病 , 而是长时间地潜伏在寄主细胞内 。 一旦寄主体内出现新的入侵者 , 免疫系统重新被激活 , 病毒从被感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释放后进行大量繁殖 , 继续攻击其他T细胞 , 摧毁或降低寄主的免疫系统 。 当寄主的免疫系统降低或者摧毁后 , 因抵抗力下降会出现其他疾病的感染 , 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等 , 发病后期常常出现恶性肿瘤 , 并发生长期消耗 , 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
  • 艾滋病的传播
1981年6月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5名身强体壮的青年被紧急送往医院 , 经过医生一番仔细检查后 , 确认这5人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 , 这是一种罕见的肺炎 , 一般卡氏肺囊虫肺炎只会出现在免疫系统弱的患者身体中 。 因此 , 这五个年轻人的病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