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支付、支付宝为首的国内移动支付平台 , 据不完全统计 , 普遍采用的费率标准都是B端商户0.6%、C端个人用户0.1% 。 对于商户标准 , 即便针对个别行业会有所调整 , 但整体平均费率仍然保持在0.5%-0.6% 。
而在美国 , 据不完全统计 , 万事达卡、Visa等全球支付网络的标准费率是1.9%-2.9% , 同时在此基础上 , 还要添加一笔约为0.3美元的固定费用 。 移动支付平台中 , Square对商户的费率标准在2.5%-3.5%的区间 , PayPal则是2.7%-2.9% 。
之所以能够维持如此低水平的费率标准 , 除了现代支付系统CNAPS、成立银联等金融基建的完善 。 最重要的还是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后 , 随着金融数字化的不断升级 , 中国移动支付体系迅速成熟并被用户群体所接受 , 再搭配补贴政策的扶持 , 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无现金社会”的互联网金融构想 。
而且 , 在国内互联网移动支付体系中 , 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游银行负责发卡、推广、客服 , 中游服务商负责商户服务、POS布控、交易风控 , 下游第三方支付平台负责经营生态、拓展用户、清算费用 。
其中 , 微信支付等支付平台 , 只是整个支付过程中相对末端的参与者 。 在支付过程中缴纳的手续费 , 除去一部分作为通道费用交付给银行 , 剩下的还要用来维持服务商的行业生态 , 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为薄弱 。
这也意味着 , 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平台可能并没有直接干涉手续费涨、降价的权力 。 而且 , 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严格限制 , 以及疫情环境下对维持行业稳定的需求 , 都促使费率维持在合理稳定的数值 , 很难进行改动 。
微信支付和安徽ETC的冲突 , 很难划定谁对谁错 。 真正出问题的地方 , 或许还处在两家企业之外 。
当然 , 微信支付的高手续费并不是完全合理的 。 “薄利多销”的商业逻辑或许不应该延续至移动支付领域 , 人力、技术、运营等成本压力 , 完全可以通过别的营销模式来抵消 。
就好比 , 移动支付平台掌握着大量的用户资源和行业数据 , 其价值本身就远远超出了“手续费”所能带来的短期收益 。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近期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截至2021年12月 , 我国的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9.04亿 , 而且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 。
庞大的用户数量 , 意味着大量的流量来源 。 如果能够通过“不赚钱”的支付为入口吸收用户 , 对于流量红利见顶 , 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的互联网企业而言 , 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赋能作用 。 下一阶段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 , 很难说不会成为全方位、全渠道的综合式竞争 。
毕竟 , 类似于安徽ETC这样抛弃高手续费平台的企业 , 可能还会更多 。
参考资料:
《手续费不断上涨 , 与腾讯协商无果:安徽 ETC 将停止提供微信支付服务》——IT之家
《高呼“降低微信支付手续费”前 , 需要知道的三个事实》——移动支付网
【手续费明降暗涨?微信支付费率过高,惨遭安徽ETC“抛弃”】《微信支付手续费率问题上热搜 , 被指靠零费率扩张后反噬 , 回应曾称基于成本压力》——蓝鲸财经
推荐阅读
- 安徽:一对情侣用衣服盖头举止亲密,网友:年轻就是任性!
- 得不偿失!安徽一女子因儿子遭女方悔婚上门索还彩礼反赔6.8万元
- 2020年安徽一起职场潜规则婚外情引发的悲剧
- 安徽一男童偷牵狗后用电梯门将其吊死,其父母做法更是三观炸裂!
- 25岁女孩,搂着弟弟睡了20年,称:不敢找对象,怕拖累人家
- G56杭瑞高速浙江杭州段安徽方向三车相撞事故解析:小车超速终酿成悲剧
- 2003年安徽小伙暴毙,2年后在百里外“复活”,揭开一件隐藏命案
- 安徽小伙酒店隔离,喊陌生男孩代买烟,男孩使蛮力往3楼精准投喂
- 2019年安徽小伙叫卖大石头,开价8888万不让步,隔年不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