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情况 , 警方立刻支付了5000万赎金 , 奈娜按照约定释放了一名学生 。
但她随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女总理通话 , 答应释放两名人质 , 否则继续杀人 。
这些极端操作 , 让奈娜瞬间成为全民关注的绑架犯 , 网友们分成两派 , 争论总理是否应该答应一个癫狂绑匪的要求 。
面临巨大压力的警方 , 只能从奈娜的社会关系入手 , 寻找她绑架的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 , 奈娜策划的这场绑架看似预谋已久 , 但个别细节又透着随意 。
比如被她控制的司机和助理阿姨 , 好像就是因为“倒霉”才成为了人质 。
一个计划周全的绑匪 , 为什么要冒险让两个计划外的成年人也卷入其中 , 增加局面的不可控性呢?
之后的几小时 , 奈娜的要求不断加码 , 不仅要求警方寻找两名男性 , 还想让总理本人亲自来现场与她谈判 。
于此同时 , 警方加紧追查奈娜的个人信息 , 发现她最近正在接受抗抑郁治疗 。
不仅如此 , 她还是十几年前一起公交强奸案的受害者 , 其中一名强奸犯至今仍在逃 , 奈娜一开始要求见的贾维德 , 就是当年负责这个案件的警察 。
由此可见 , 《星期四》的故事 , 直指印度现实生活中频发的恶性强奸案件 。
其中经常被提及的 , 是2012年12月的“黑公交轮奸案” 。 医学系女大学生Jyoti与男友误上了一辆私营公交车 , 结果遭到车上6名男子轮奸 , 被发现时身受重伤 , 13天后不幸离世 。
这个事件引爆了印度全国性示威活动 , 民众纷纷要求判处罪犯死刑 , 最终促成印度政府通过了“尼尔巴雅法案” , 延长了强奸犯的服刑年份 , 并在某些案件判决中引入死刑 。
之后 , 案件中作恶的6名罪犯 , 除了一名在狱中自杀 , 一名未成年以外 , 其余4人均被判处死刑 , 并于2020年1月被执行绞刑 。
但遗憾的是 , 这次法律修订没有真正实现亡羊补牢 。
在那之后 , 印度依旧时常被爆出类似的恶性案件 , 受害者甚至包括三五岁的幼女和高龄老人 。
就连在疫情焦灼的时期 , 你依旧会看到这类“阴间新闻”:
2015年 , BBC推出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 就从各方角度讲述这起轰动全球的案件 ,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 , 强奸案在印度频发的根源 , 远不止需要修订法律 。
尽管这部纪录片在印度因为“敏感”遭到了封杀 , 但之后还是出现不少以“黑公交轮奸案”为原型的影视作品 。
包括我之前给大家聊过的《德里罪案》 , 以及在国内上映的《一个母亲的复仇》 。
而今天聊的豆瓣评分8.1的《星期四》 , 批判和反思意味更加浓厚 。
影片并没有着急揭示奈娜过去的不幸遭遇 , 而是在前半段强调她的“平凡” 。
她是孩子们都喜欢的老师 , 旁人称赞的同事 , 即将与男友步入婚姻殿堂 , 一切看起来完美又正常 。
这些铺垫 , 就让她之后的绑架行为显得越发极端 , 俨然是一个拥有双重人格的反人类“变态” 。
甚至会有一瞬间 , 你会跟片中的网友站在一起 , 指责她的冷血 。
之后 , 警方发现她正在接受抗抑郁治疗 , 大众仿佛一下找到了攻击的重点 , 将她的行为解释为精神失常 , 是典型的“疯子行为” 。
导演引导观众对女主形成的一系列评价 , 恰恰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各种事件当事人的态度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 人们似乎很难接受一个“普通人”做出歇斯底里的反常行为 。
于是便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 , 不假思索地为这种反常寻找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 却忽略了我们的社会在平和表象下 , 一直藏着习以为常却“吃人”的怪象 。
影片后半段 , 导演才揭晓奈娜过去的不幸遭遇 , 目的就是提醒人们 , 这样一个平凡的印度女性 , 曾经遭受了何种惨痛的折磨 , 而且至今没有得到正义 。
而触发奈娜往日心理阴影的人 , 恰恰就是那个“倒霉”被俘的司机——他就是当年参与犯罪、至今仍在逃的罪犯之一 。
在那之后 , 他依然可以如同普通人一样 , 接送别人家的孩子上下学 , 过他自己的生活 , 甚至根本没认出奈娜就是当年被他侵犯的受害者 。
这种近在眼前的创伤 , 最终导致奈娜走向极端 , 请假三周策划了这起绑架事件 。
她大张旗鼓地把这事搞得人尽皆知 , 就是为了让总理在人们的见证下 , 亲自建立慈善基金帮助性犯罪的受害者 , 修改关于强奸罪的量刑标准 , 以此扭转印度女性地位低下、权利不受保护的处境 。
推荐阅读
- 月球陨落 这部电影太脑残了
- 女孩带母亲看电影,因迟到一分钟,男子便将母女俩人推下楼暴打
- 女子向一部电影投资50万,结果傻眼了
- 元宇宙真的要来了?中国即将召开元宇宙大会,布局6G势在必行
- 讨论元宇宙这个令人激动的宏大命题1
- 山东齐鲁医院医闹事件回顾:患者不满医生治疗结果,连捅医生数刀
- 为什么光没有质量也逃脱不了黑洞的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