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论人类多么强大也逃不出身为地球众多物种之一的命运 , 而且 , 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 , 地球也一直处于物种的更新与交替过程中 。 物种灭绝的原因不尽相同 。 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非没有规律可循 , 大多数物种在灭绝之前 , 其实都得了同一种“病” 。
物种灭绝:它们都得了同一种“病”
地球上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 , 每次都有70%以上的物种消失 。 如今 , 人类已身处第6次物种大灭绝之中 , 这在科学界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
相关研究显示 , 气温的上升以及环境的破坏 , 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内 , 地球有100万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 。 不过 , 不同物种 , 从出现到灭绝的时间跨度差别很大 , 存在时间最长的有1.6亿年 , 短的只有百万年 , 比如人类所在的灵长类 。
在探索物种灭绝的现象时 , 科学家们发现 , 大多数物种在灭绝前 , 都得了“特化”这一种“病” 。
生物的特化 , 指的是物种为了适应某一特定的环境 , 进化出独特的特征 。 它们在特定环境中更有生存优势 , 但同时也变得难以适应其他环境 。
比如吸鳅 , 它们大多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 , 能够吸附在河底的石头上 , 在急流中比其他鱼类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 同时 , 吸鳅的鳃也变小了 , 因为强水流有助于它们从水流中获取氧气 。但是 , 当环境遭逢突变时 , 它们也很难生存下去 。 例如 , 如果在吸鳅生活的河流建造水电站 , 流速降低 , 它们就可能面临缺氧死亡的困境 。
不只是吸鳅 , 地球上的很多物种都存在特化的现象 。 在演化过程中 , 物种和环境、周围的其他物种 , 是彼此影响、相互适应的 , 特化能让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繁衍 , 但也有其弊端:不适应其他环境 。特化导致的“症状”
特化导致的最常见症状是“抵抗力降低” , 物种会表现出狭温性、食性专一、共生与寄生、个体过大、生长发育缓慢和低生殖率等特点 。 如果某个物种表现出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 那么它的灭绝几率是更高的 。
“狭温性”的典型代表是北极熊 , 它们依赖北极的冰盖生活 , 演化出了白色的保护色和能够保温的皮毛 , 主要以海豹为食 。可当地球环境变暖后 , 冰盖可能大量消失 , 食物也随之减少 , 炎热的天气也会降低它们的生存几率 。
【专家最新研究:大多数物种在灭绝之前,都得了同一种“病”】“食性专一”的代表 , 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动物 , 但是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 , 它的食性从肉转为素 , 如今只吃高纤维低能量的竹子 。
不同物种 , 其特化的程度也不一样 , 越是高度特化的物种 , 就越容易灭绝 , 大熊猫正是如此 。
一旦生活区域的食物(竹子)大规模消失 , 那么熊猫就面临着饿死的危险 。 曾经的汶川大地震导致竹子大量死亡 , 野生大熊猫食物短缺 , 繁衍生息受到严重影响 , 出现生病或死亡的情况 。
“个体过大”对生物的影响很好理解 。 大个头能够帮助它们进食更大的食物 , 降低被其他动物攻击的几率 。 如果环境稳定 , 那么它们的生存优势是很明显的 。可是 , 如果环境恶化 , 食物减少 , 那么这些大个头的动物就很难生存下来 , 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能量 。 在食物匮乏时期 , 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缺点” 。
推荐阅读
- 苏联科学家曾招募5名年轻女性,进行人与猩猩后代实验,结果如何?
- 利用中国天眼联系外星人!科学家大胆猜想:向银河系中心发信号
- 人类正在见证自己进化?科学家:手臂长出新血管,颈部出现新器官
- 人类的时间不多了?太阳大约只剩下50亿年寿命,红矮星才是希望
- 重启地球的开关是月球,曾重启地球七次?月球存在什么秘密?
- 为何古埃及能够修建金字塔这样的超级工程?还得从一张纸说起
- 中国与美国未来数年内谁将先登上月球
- 地球物种起源于外太空?科学家找到新证据,宇宙中有大量“富勒烯”
- 生物质锅炉燃烧时冒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