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尼采认为有两种不同的对待生命态度 。 一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 , 对生命的肯定态度 , 另一种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 , 及基督教所提倡的对生命的否定态度 。
赫拉克利特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 是持肯定态度的 , 他肯定的看待生命 , 看到了人生的真实和唯一就是生命 。 由此 , 他也对阿拉克西曼德进行了批判 。
阿拉克西曼德认为 , 世界是有其形而上学的终起源的 , 这个就是“本原”的观念 。 本原是世界一切的起源 , 是一切的根基 , 我们的人生就是从本原来、回到本原去的一个过程 。 赫拉克利特对此是表示反对的 , 他说:“除了生成 , 我别无所见 。 ”
古希腊除了通过哲学对生命的肯定之外 , 还通过艺术这种方式 。 古希腊人很早就看到了生命中存在的大恐怖 。 但是 , 强健的古希腊人 , 并没有因此走向悲观主义 , 他们通过悲剧来拯救人生 。
古希腊神话很多都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生命大恐怖的认识 , 但是 , 经常会呈现一种恬静而有深沉的快乐 , 在悲剧中寻找生命的力量 。 这无疑是对生命主题的肯定 。
而从苏格拉底开始 , 希腊通过悲剧 , 对生命的肯定就逐渐消弱了 。 苏格拉底开始转向对伦理学的考查 。 因为他认为 , 以前的哲学家讨论的、关于自然科学的命题 , 对人的生活是没有结论的 , 并且这些都不是对人生重要的事情 。 在从自然科学转向伦理学后 , 苏格拉底提出了 , 自己关于伦理学的著名命题“美德即知识” 。
在不断的思索和论证的过程中 , 苏格拉底逐渐归纳成这么一个公式:美德=知识=幸福 。 在这个公式中 , 已经用理性和知识 , 来代替了生命存在的本能的冲动 。
苏格拉底认为 , 一切不明确的 , 不够清晰的理论和根据 , 都不能用来衡量生命 。 人生追求的是一种确定的、无疑的原则和知识 , 只有得到这些生命才有快乐 。
这样 , 苏格拉底就否定了生命本能的混乱冲动 , 走向了理性的路途 。 而柏拉图 , 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 , 更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世界 , 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历史 。 他通过对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区分 , 把理念世界作为真实的世界 , 现实世界成为了理念世界的倒影 。
柏拉图的这一认识 , 无疑是对整个现实世界和生命的否定 。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 , 通过上帝否定了生命的一切本能冲动 。 他创造出了一个天堂 , 虚化了现实世界的意义 。 还有康德的绝对理念 ,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 这些都是否定生命的态度 。 所有这一切 , 通过二元对立来论证人生的 , 都是在否定生命的生成和创造 。
尼采如何创造出他独一无二的价值哲学来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古希腊存在过对生命的肯定 , 对生命的追求 , 但是从苏格拉底开始 , 长达上千年的历史中 , 一直没有凸显出对生命的肯定 。
其实 , 尼采的哲学不来自其他 , “从我的健康和生命意识中 , 产生了我的哲学 。 ”这句话明白的指出了 , 尼采的哲学是来自他的生命的 。 尼采有着很强的生命意识 , 和健康意识 , 这是和他的命运连在一起的 。
在他五岁时候 , 他的弟弟和父亲的去世 , 就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 这些经历让尼采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死亡的秘密 。
终其一生 , 尼采都伴随着死亡的思考 。 而我们应当知道的是死亡的意识 , 往往是催生生命意识的催化剂 。 除了死亡的思考外 , 尼采的一生都在与病魔做斗争 。
常年都伴随着头疼或是失眠 , 这些都使得尼采的身体状况非常差 , 但是正是因为如此 , 这也让尼采形成了强烈的健康意识 , 他知道健康对他来说是来之不易的 。
【尼采对生命的肯定,来自他与病魔斗争时形成的生命健康意识】
推荐阅读
- 同人类共演化,揭开人类褪毛之谜的虱子,因为什么原因消失了?
- 想将手机用成“小单反”?目前只有这四台手机能做到,拍照党必备
- 奇门预测的2大系统(2)
-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接触过月壤,这是怎么回事呢?宇航员返回地球需要隔离吗?
- 安徽小伙酒店隔离,喊陌生男孩代买烟,男孩使蛮力往3楼精准投喂
- 河北男子被隔离在水果店,每天狂吃水果和泡面,7天后一称瘦4斤
- 上海女子晒居家隔离菜品走红,第1天和第7天差距大,直呼大意了
- 吉林长春,男子千里迢迢赶到长春相亲,不料却因为疫情被隔离在相亲对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