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益气平喘汤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2g,黄芪20g,陈
皮10g,木香6g,砂仁6g,干姜10g,枳壳10g,旱半夏20g,炙麻黄8g,紫苏子10g,桔梗10g,杏仁10g,厚朴20g,浙贝母10g,款冬花12g,百合15g,甘草3g
【作用与功效】补肺健脾,祛痰平喘.
【适应证】支气管哮喘.
【李氏临证心得】曾治李某,女,55岁,农民.于2005
年9月13日来诊.主诉:胸闷、哮喘12年,加重2天.病
史: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以冬春季节变化时症状明显加重,遇油烟、油漆等刺激性气味时诱发,发作时则胸闷,气喘,无咳嗽.于当地医院就诊服药,症状缓解则停药(具体用药量、名不详)两天前天气渐凉时复出现诸症.现症见:胸闷,气喘,呈端坐呼吸,咳吐白痰,伴大汗淋漓间断发作,于受凉、情绪不佳时易发,乏力,纳可,二便尚调,睡困难,形体消瘦,面色无泽.舌质淡红,舌体胖,苔薄白,脉弦细.胸片:
双侧肺纹理增多.中医诊断:喘证(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治法:补肺健脾,祛痰平喘.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0g,茯苓
【李振华益气平喘汤的配方组成】12g,黄芪20g,陈皮10g,木香6g,砂仁6g,千姜10g,枳
壳10g,旱半夏20g,炙麻黄8g,紫苏子10g,桔梗10g,杏仁10g,厚朴20g,浙贝母10g,款冬花12g,百合15g,甘草3g.21剂,水煎服.医嘱:防寒保暖,避免刺激性气味,调畅情志.
【解读赏析】《素问·阴阳别论》指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喘鸣""喘呼"均指呼吸急促而有痰鸣呼叫声,虽泛指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但亦当包括哮证在内.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金匮要略》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具体描述了哮证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明·虞抟《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简名哮证.明·孙一奎《赤水玄珠》一书中阐述了本病的原因起自童幼年食味酸咸太过,伤脾呛肺所致.同时代的张景岳提到了该病有"夙根".《时方妙用·哮证》"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腧,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
哮喘复杂而且难医.久病肺气虚衰,子盗母气,故脾气亦虚.治以补益肺脾之气的黄芪、白术、百合等,配合降气平喘之紫苏子、炙麻黄、桔梗,酌加旱半夏、浙贝母、款冬花等以除湿化痰,以绝后患,标本兼治.李先生治喘,守法守方,从始至终关注脾胃,是为特色.
推荐阅读
- 李振华补肺健脾平喘汤的配方组成
- 《只想变得简单》MP3歌词-刘李
- 紫叶李是常绿还是落叶植物 紫叶李是常绿还是落叶植物的解析
- 中华四大姓氏是哪四个
- 轿车可以安车顶行李箱吗 机动车安装车顶行李箱有要求吗
- 唐高祖李渊四代陵墓:唐祖陵
- 桃花签名
- 王者荣耀李信暗信打法 快来看看
- 小说锦绣未央每个人各自的结局
- 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弟子中,虎美玲,汪荃珍,李金枝,王慧,小香玉的艺术成就怎么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