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枳、粳米解醉酒用法方法与经验

【组成】枳梖子10~15克,粳米30克.
【制法】先用枳梖子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为稀
粥.
【功效】除烦渴,解酒毒.
【主治范围】适用于酒醉、烦热、口渴.
【运用体会】枳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梖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分野生与家种,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它的异名颇多,有鸡距子、木蜜、万寿果、甜半夜、石李、棘栒子等40余种.
枳梖子味甘酸,性平无毒、这与它所含的多量葡萄糖及苹果酸钙有关.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知道它有解酒止渴的功用,并一直用来治疗饮酒过量,醉酒不醒,以及消渴等症.如《本草拾遗》载:"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有关枳梖治消渴,解酒毒的作用,在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文集》中还有这样一段的论述:有个人得了消渴病,每天要喝很多水,饭量也大大增加,小便异常频数.吃了一年多治疗消渴病的药,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请四川一位叫张肱的医生诊治.张医生仅用了麝香和枳子两味药,就解除了病人的疾苦.原来,张医生根据病情分析,认为这位病人是由于"果实酒物过度,积热在脾,麝香能制酒果花木,棘枸亦胜酒.屋外有此木,屋内酿酒多不佳.
【枳枳、粳米解醉酒用法方法与经验】故以此二物为药,以去其酒果之毒也".由此可见,前人对枳梖子解酒毒作用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