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你是否还记得 , 在太空中还有我们三位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生活吗? 从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发射到现在5个多月了 , 三位航天员即将完成既定太空任务 , 预计四月份返航回家 , 我们期待他们安全返回 。
今天 , 萤火虫君就来带大家回顾一下中国航天发展史 。 相信各位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首先是从一份科学家的意见书开始 。 当时我们的中国刚刚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 , 赶走了美国侵略者 。 但战争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就在这个时候 , 一位科学家在1956年2月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 就是这份意见书奠定了我国航空工业的根基 。
而这份意见书的提出者就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钱学森 。 两个月后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 , 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 聂荣臻元帅被任命为首位主任 , 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注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 , 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 , 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 当太空中响起熟悉的东方红时 , 所有人都热血沸腾了 。
1999年11月20日 ,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 , 21小时后在内蒙古成功着陆 , 圆满完成了“神舟”旅程 。 这次旅程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
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 ,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 。 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外太空的国家 , 而杨利伟也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
2008年9月25日 ,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 翟志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
2016年9月15日 , 中国在太空建立了我们第一个空间站天宫二号 。 如今已经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 并且有三名宇航员在轨生活将近半年 。 预计到2030年 , 中国将逐一组建并完善自己的空间站 , 并将开展多项科研工作 。
现在再说说我们的深空探测历程 。
2007年10月24日 , 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 。 随后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 探月时代正式开启 。
2013年12月14日 , 嫦娥三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 , 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 , 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等其他预定任务 。
2020年11月24日 , 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 人类44年以来再次获得月球样品 。 2020年7月23日 ,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 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并且在2021年2月到达附近 , 实施火星捕获 。 5月22日 , “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 , 开始巡视探测 。 在 6月11日 , 我们公布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 。
不仅我们的载人飞船 , 深空探测成绩卓著 。 而且在气象卫星“风云” , 北斗导航 , 量子通信“墨子号” , 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号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绩 。 而这一切都是从新中国从0到1建立起来的 。 曾经欧美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轻视 , 到现在寻求合作 , 证明了国家实力的强大 。
这一切 , 正是因为有了一群脚踏实地 , 埋头苦干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们将梦想逐渐变成了现实 。 这是一部新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 , 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 我们的征途依旧是星辰大海 , 我爱你 。 祖国 。
【你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史吗?原来征途是星辰大海是那么的美好】本期内容到此结束 , 我是一只坚持做优质科普的萤火虫 , 愿以萤火之光去追逐科学的皓月之辉 。 我们下期再见 。
推荐阅读
- 马斯洛新论惹争议,专家:智械大行其道,人类或成为特级保护动物
- 男子家里3代单传,扬言生一个儿子奖80万,女孩:不想当生育机器
- 水下机器能帮助我们观察海洋生物并探索其周围环境
- 宇宙到这里终止?科学家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中,到底发现了啥
- 人类能够造出一个以光速1%的速度运行的物体吗?
- 大多数动物,使用不同形式的运动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
- 大爷在ATM机存2万现金,结果钱全被吞了,凭条上却只显示3个问号?
- 双缝干涉实验有多离奇?科学家:它揭示了平行宇宙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