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普通冠状病毒,能产生新冠病毒的抗体吗?


陈根:普通冠状病毒,能产生新冠病毒的抗体吗?


文/陈根
抗体是由人体免疫B细胞产生的 , 其功能就是特异性地阻击病原体 , 比如 , 新冠病毒 。 抗体的其中一种作用就是结合到病毒身上 , 用于防止细胞被某种抗原或感染原侵害 , 阻止其入侵人体细胞 , 也就是中和作用 。 这样的抗体 , 就被称为中和抗体 。
新冠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包括S蛋白(棘突)、E蛋白(包膜)、M懂蛋白(跨膜)和N蛋白(核衣壳) , 而在新冠病毒的四种结构蛋白中 , S蛋白上的突变位点最多 , 也最关键 。
【陈根:普通冠状病毒,能产生新冠病毒的抗体吗?】其中 , S蛋白由S1和S2两部分组成 , 其中由N端结构域(NTD)和受体结合域(RBD)组成的S1负责与ACE2结合 , 而S2主要负责与人细胞膜的融合 , 完成遗传物质的释放 。 而新冠病毒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则可以通过结合病毒S1和RBD阻止病毒与细胞的ACE2结合 , 从而阻止感染 。
基于此 , 由于新冠病毒与其普通人类冠状病毒“近亲”拥有明显的遗传序列相似性 , 研究人员想确定 , 免疫系统是否有可能从之前感染普通人类冠状病毒中识别出新的冠状病毒 。 如果普通人类冠状病毒也能够重新激活记忆B细胞 , 使它们产生抗体 , 就意味着普通人类冠状病毒也能够帮助人对抗新冠病毒 。
并且 , 如果针对普通人类冠状病毒的抗体能够识别新冠病毒 , 但不足以产生免疫反应 , 则可能导致抗体依赖增强(ADE)作用——病毒感染后 , 产生的抗体为非中和或弱中和作用 , 此类抗体会促进病毒进入和感染宿主细胞 , 导致传染性和毒力增强 。
具体来看 , 在最新研究中 , 剑桥大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化学教授图奥马斯·诺里斯及其同事 , 希望比较9例新冠病毒恢复患者的血清和3例新冠疫情暴发前采集的血清中 , 检测到的人类普通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抗体的强度和浓度 。
为此 , 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名为“微流控抗体亲和力”的分析技术 , 与传统使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不同 , 新技术可以独立检测抗体亲和力和浓度 。 结果发现 , 所有新冠病毒恢复患者血清内都包含有中等数量的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拥有高亲和力的抗体 。
相比之下 , 新冠疫情暴发前采集的血清中都不包含有新冠病毒高亲和力抗体 。 而所有12份血清内都含有低量的针对两种常见人类冠状病毒的高亲和力抗体 , 表明血清的主人以前曾感染过人类普通冠状病毒 。 其他实验表明 , 这些抗体不与新冠病毒结合 。

研究人员认为 , 研究结果表明 , 针对常见人类普通冠状病毒的抗体和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没有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 , 因此 , 以前感染过普通冠状病毒不太可能对抗或加重新冠病毒感染 。
当然 , 这虽然打消了研究人员利用普通人类冠状病毒来激活记忆B细胞的想法 , 但也让研究人员们对新冠病毒和抗体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