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巴黎:消逝的美( 二 )



优雅 , 浪漫 , 洋溢着性灵的美好和愿望 , 可以无限地期待 , 未知生活中那纷繁的美好——这份沉厚的生活质量、无所不在的城市弹性 , 我想才是巴黎有别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特别美 。 在这里 , 好像可以在一瞬间得到自己的幸福 , 也好像可以一瞬间目送梦想消失 。 当你将自己不可言喻的憧憬与美易于消逝的呼吸连接在一起 , 你聆听到片刻内心中敲响一颗星星的声音 。 巴黎宛如永恒的恋人 , 宛如一朵艳丽的花为你绽放 。 可你什么也留不住 , 只能与那千变万化的瞬间起舞 。
混乱交杂的广州 , 漫天梧桐絮的北京 , 魔幻气质的上海 , 雨下得泼辣的武汉 , 雾蒙蒙的南京 , 灰朴朴的西安 , 经过的每个城市都让人印象深刻 。 觉得巴黎和西安在骨子里有一点相似之处 , 就是一种近乎朴实的乡土之情——怀旧 。 法国人的怀旧之情是举世无双的 。 怀旧 , 其实就是抚摸文明发黄的书页 , 让人生与历史相逢 , 在眷恋到心痛的回味中 , 穷尽过去与未来 。 巴黎与西安一样 , 都是文化超负载的世界历史名城 。 漫步在迷人的巴黎市区 , 无数令人惊艳的博物馆、地标和足以成为文化景点的商店令你应接不暇 。 然而 , 作为巴黎地标之一的巴黎圣母院 , 经历八百多年岁月洗礼、在战争中都屹立不倒 , 近日却因一场意外之火 , 数百年艺术凝成焚毁大半 。

想起维克多·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有一段文字:“读者诸君 , 你们都有过童年 , 也许你们很幸运 , 至今童心未减 , 你们必定不止一次沿着潺潺流水 ,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 从一个荆棘丛到别一片灌木丛 , 追逐一只美丽的蓝色或绿色蜻蜓 , 而它则飞无定向 , 翩然掠过树梢 。 你们想必记得自己曾满怀柔情和好奇心 , 用心思 , 用目光 , 注视它紫色和碧蓝色的翅膀挟着营营的响声刮起的微型旋风 。 它的形体在迅速运动中变得像是罩上一层薄纱 , 难以捉摸 。 在翅膀颤动中时隐时现的绰约身影 , 对于你们是神怪 , 是想象之物 , 不可触及 , 不容狎视 。 后来那蜻蜓在一枝芦苇尖上栖息 , 你们可以屏住呼吸 , 好生观看它薄若轻纱的长翼 , 釉彩斑斓的长袍 , 一对水晶眼球 。 你们又是多么惊诧 , 多么害怕这个形体会重归虚无缥缈 , 这个生灵会作梦幻!”雨果在这里以蜻蜓来写格兰古瓦眼中的埃斯梅拉达 , 将读者引了明净之地 , 美得如梦如幻、让人玩味 。 《巴黎圣母院》出版于1831年 , 在188年之后 , 2019年4月15日18时50分许 ,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燃起熊熊大火 , 曾在无数名著中亮相的教堂顶哥特式尖塔在众目睽睽之下轰然坍塌 。 一只美丽的轻盈蜻蜓飞走了!巴黎在痛楚中轻轻颤栗 。 那么多爱巴黎之人念念不忘、恋恋不舍 , 只有叹息着 , 回顾那些已然消逝的美 。

【巴黎圣母院|巴黎:消逝的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