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力学纲要(2.0版)( 二 )


物体的振动会引起物体之间自由波子的振动 。 自由波子振动状态的转移速度很快 。 在真空中 , 自由波子振动状态一秒钟可以转移到30万公里处 , 其速度也就是光速 。 光就是自由波子的振动状态 。 光通过每个波子的时间相等 , 和波子的直径大小无关 , 都是一波间 , 同时也和光源的运动无关 。
物质的性质分为基本性质和特殊性质 。 基本性质是所有物质共同遵循的不随时间的持续而改变的性质 。 物质的特殊性质是物质随时间的持续而改变的性质 。 物质的特殊性质就是物质的信息 。 不同物质特殊性质不完全相同 , 也就是说不同物质所拥有的信息不完全相同 。
广义的物质的质量分为量质量和数质量 。 狭义的物质质量为数质量 , 是指物质所含某种参考微观物质的多少 。 参考微观物质在波动哲学中指波子 。 物质的量质量是指物质质(相对性质)和量的乘积 。 物质的量质量反映物质的绝对性质 。 物质的绝对性质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 其质和量的乘积守恒 。 在波动哲学中 , 不同空间的波子量质量相等 , 因为波子的绝对性质始终保持不变 。 所有的波子量质量相等 , 数质量也相等 。 因为单个波子的数质量为1 。 物体质量是该物体所含波子的多少 。
所有物体都是由波子构成的 , 所以 , 波子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质 。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相互作用的时候 , 也可以把不同层面的物体的相互作用看作同一层面波子的相互作用 。 真空中不同的自由波子相对性质很接近 , 这些自由波子对不同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也很接近 。 所以 , 我们可以把真空中的自由波子对物体的压力称作背景压力 。 背景压力是万有引力形成的原因 。 背景压力与光速成正比 。
绝对性质相同的物质不相溶 。 绝对性质低的物质可以成为绝对性质高的物质的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 即绝对性质不同的物质可以相溶 。 绝对性质低的物质和绝对性质高的物质可以互为外层物质和内层物质 。 外层物质发展的意义在于其向内层物质提供发展空间 。 吸引分相溶性吸引和接近性吸引 。 相溶性吸引是指绝对性质不同的物质向同一微观空间移动的过程 。 接近性吸引是指绝对性质相同的物质 , 因共同受到它物相溶性吸引或受外加排斥力的作用 , 而导致彼此之间相互接近的过程 。 这种相互接近不会导致不同物质在微观空间上的部分同一 , 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微观空间重合的情况 , 最多只能做到空间距离为零 。 相溶性吸引是因为需要的相互 , 接近性吸引是因为需要的相同 。
物质的量质量守恒 , 物质质的增高 , 必定导致量的减小;物质量的加大 , 必定导致质的降低 。 当物质质的增高较快的时候 , 量的减小就较慢;当物质量的加大较快的时候 , 质的降低就较慢 。 为了论述的方便 , 波动哲学把物质质的增高称作物质的质变;把物质量的加大称作物质的量变 。 物质不是处于质变状态就是处于量变状态 , 决不会处于静止状态 。
波子不是处于延伸状态就是处于收缩状态 , 绝不会处于静止状态 。 波子处于延伸状态就是波子的量变状态 , 它反映物质世界对空间的需要 , 是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缩影 , 是发展的正方向 。 所以 , 波子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是主动的 , 波子处于质变状态的时候是被动的 。 波子的质变是受到相邻波子量变的挤压被迫产生的 。 真空中自由波子质变量变的速度就是光速 。
波子的延伸动力为f=ma=md/b2 , m为波子质量 , a为加速度 , d为波子的直径 , b为一波间 。 m为1 , b也为1 , 波子的延伸动力f与d数值上相等 。 所以 , 如果自由波子和非自由波子“单挑”的话 , 它们之间的作用点会向非自由波子那边移动 。 这也许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产生的根源 。 但是 , 非自由波子会抱团取暖 。 当非自由波子抱团以后 , 它们同步收缩 , 收缩的总幅度不够自由波子延伸的时候 , 自由波子就会被迫收缩 , 自由波子会向非自由波子组成的物体移动 , 甚至进入物体成为物体的组成部分 。 所以 , 万有引力不仅吸引物体 , 而且也会吸引自由波子 。 在这一过程中 , 自由波子和非自由波子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这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相等表现在它们的作用点上 。 作用点为了保证这种相等 , 会按照主动力(主动的作用力)的方向向非自由波子移动 。 这就是万有引力产生的原因 。 所以 , 自由波子的延伸力是物体之间背景压力产生的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