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力学纲要(2.0版)( 三 )


3、物质的对立统一
物质的对立统一性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
物质世界是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 相互作用的物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 对立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 统一是物质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的原因 。
相邻物质之间拥有共同的作用点 。 牛顿说 , 作用力始终等于反作用力 。 所以 , 指向作用点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同一 , 方向相对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同一是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接触点在三维空间上是同一个点 , 在层次空间上也是同一个点 。 三维空间的层次空间就是第四维空间 , 反映物质的绝对性质 , 属于简单信息的范畴 。 第四维空间的层次空间是第五维空间 , 第五维空间的层次空间是第六维空间……以此类推 。 第五维空间以及更高维度的空间反映物质的复杂信息 。 第四维空间以及更高维度的空间是虚空 , 反映物质的信息 。
性质相同的作用力也就是信息相同的作用力 , 可以持续拥有共同的作用点 。 机械力和电磁力有没有共同的作用点?磁铁既存在机械力 , 也存在电磁力 , 所以 , 机械力和电磁力在三维空间拥有共同的作用点 , 可以在磁铁上共存 。 机械力和电磁力处于磁铁的不同层次空间中 , 也就是说 , 它们在第四维空间中不是同一个点 。 能量的转化就是能量在第四维空间中的转移 。 这种转移的具体过程就是 , 第四维空间作用点在第四维空间中移动 。
对立统一定律:在物质之间共同的作用点上 , 在相对方向上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 , 在作用点处吸收的能量始终相等 。 也就是说 ,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作用点、力的大小、能量转移的多少都是统一的 , 对立的是力的方向和能量转移的方向 。 在作用点处相对方向上吸收的能量始终相等 , 指的是能量的转移都指向作用点 。 能量的吸收也可以是负值 , 也就是说 , 在作用点处相对方向上释放的能量也始终相等 。
作用点和作用点处不是一个意思 。 作用点是一个点 , 是没有空间范围的 。 作用点处是以作用点为中心的空间范围 。 如果能量在作用点处同时聚集 , 那么 , 作用点处一定是能量转化的地方 , 能量在作用点处向层次空间的其它层次转移了 。 比如 , 爆炸是将化学能在作用点处转化为机械能释放出来 , 有些还转化为光能 。 化学能和电能转化为光能 , 往往是以一点为中心 , 向三维空间所有方向释放能量 。 作用点既可以是排斥力中心 , 也可以是吸引力中心 。 如果作用点是排斥力中心 , 那么 , 能量是从作用点处释放出来的 , 比如爆炸 。 如果作用点是吸引力中心 , 那么 , 能量是在作用点处聚集的 , 比如万有引力 。
物质的对立统一性是物质的最根本性质 , 物质的其它性质很多都是以物质的对立统一性为根据的 。
牛顿说 , 作用力始终等于反作用力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拥有共同的作用点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表现在这个共同的作用点上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时候 , 这个作用点处于运动状态 。 作用点的移动或者说运动就是为了保证作用点在相对方向上作用力和能量转移的平衡 。
物质之间的接触点就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作用点 。 因为物质无限可分 , 所以 , 物质点可以是物质内部的任意一点 。
物质点的移动就是物质的移动 。 能量的本质就是质量 。 所以 , 物质的移动就是能量的转移 。
能量是由主动力向被动力转移的 。 这种转移会让作用点按照主动力的方向移动 。 相对于作用点 , 主动力和被动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作用点处吸收主动力和被动力的能量始终相等 。
4、波动力学定律
波动力学定律:物质点在相对方向上受力始终相等 , 物质点处吸收相对方向上的能量始终相等 。 也可以称作物质点平衡定律 。 这一定律反映的是物质的对立统一性 。 前面说过 , 物质点就是作用点 , 它可以是物质中任意一点 。
两物质相互作用 , 从宏观上看 , A物质向B物质释放能量 , 就是两物质的作用点向吸收能量的物质方向移动 , 作用点的移动或者说物质点的移动就是物质的移动或者说能量的转移 。 从微观上看 , 两物质同时向作用点处释放能量 , 作用点处吸收A物质多少能量就会吸收B物质多少能量 , 作用点处向A物质释放多少能量就会向B物质释放多少能量 。 两物质指向作用点的作用力始终相等 。 在这里 , 同时不是那种精度很高的同时 , 而是指在同一个波动周期内 。 主动释放能量的A物质比被动吸收能量的B物质早半个波动周期 。 为什么呢?因为作用力、信息和能量的传播通过每个波子的时间为一波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