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汤治疗牙痛配方
【药物组成】生地黄12g,当归、牡丹皮、白芷、荆芥、防风、青皮各10g,细辛3g,甘草6g
【随症加减】根据牙痛的部位加减:上第1~2牙痛加黄连(炒)、麦冬各10g;下第1~2牙痛加知母、黄柏各10g;上第3~4牙痛加川芎、石膏各10g;下第3~4牙痛加白术、白芍;上第5~6牙痛加羌活、龙胆草各10g;下第5~6牙痛加柴胡、山栀子各10g;上第7~8牙痛加熟大黄、枳壳各10g;下第7~8牙痛加黄芩、桔梗各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先用以漱口,让药液停留在口腔中4~5min后咽下
【功效主治】祛风泻火,止痛清热
【临床运用】227例患者,临床治愈(牙痛及其他伴随症状皆消失)2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6%;本组用药最少者2剂,最多者5剂
王某,58岁,女性,因患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牙根松动,1998年10月5日于劳累后突然牙痛难忍,彻夜不眠,不能进食,经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2d不见效.给予上方含漱内服2d而疼痛减轻大半继用3剂后,痛止病除.后多年以来未有牙痛
【经验体会】中医认为牙痛系由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地黄汤方中生地黄能清热泻火、凉血养阴;荆芥、防风能散寒除湿止痛;丹皮能清泄湿热;细辛,白芷散寒祛风并能行气活血、宣痹以止头身疼痛;当归有行血脉、通经络作用;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既祛风泻火,又止痛清里热,用以止牙痛其效甚佳
【方剂出处】王文艳,等,地黄汤治疗牙痛227例中国民间疗法,2004,12(6):22
指针脊柱阳性反应点治疗牙痛
【穴位组成】沿脊柱T1棘突逐个向下按压,选出脊柱压痛最为明显的一个棘突,为阳性反应点.
【治疗方法】在阳性反应点上用力按压,使患者有明显酸胀感觉,让患者用力咬牙,同时问患者牙痛是否减轻,待患者自诉牙痛减轻或完全消失时,立即停止按压.治疗每日1次5d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祛风泻火,止痛清热.
【临床运用】42例中,治愈39例,其中1次治愈18例,2~3次治愈21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
【地黄汤治疗牙痛配方】【经验体会】本病属中医"牙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手、足阳明经分别入循上、下齿中,而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故大肠经、胃经及肾经的变动及脏腑虚实均可引起牙齿疼痛.脊柱与经络有广泛联系,为督脉循行之处,督脉又为"诸阳之会",以指代针既减轻针刺之恐惧感又同样可以调节一身阳气,扶正祛邪,达到治疗效果.
【方剂出处】王润培,等,指针脊柱阳性反应点治疗牙痛42例,中国针灸,1999,(9):543
毫针刺结合吹耳疗法治疗牙痛
【治疗方法】
1.吹耳疗法取穴:患侧牙、颌、皮质下、牙痛点(在耳甲腔外下角)、胃、肠、神门,用细管吹出细而弱的气流在穴位上,并可向牙痛局部引导.
2.体针疗法取穴:合谷、颊车.胃经实火者配内庭、上巨虚;风火牙痛者配风池;虚火牙痛配太溪;中风池、内庭、上巨虚均用提插结合捻转泻法,太溪用提插结合捻转补法,合谷、颊车用平补平泻法.每天治疗次数不超过2次.
【功效主治】祛风泻火,滋阴降火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4例,痊愈48例,占75%;显效12例,占18.7%;有效4例,占6.3%,且都为虚火上炎型,总有效率为100%
王某,女,37岁.2004年8月17日初诊.自述:右下颌后牙处抽痛2天,疼痛较剧烈.查无龋齿,牙龈红肿,口气热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数.诊为胃火牙痛.取穴:双合谷、双内庭、双上巨虚、右颊车,于留针期间用细管吹耳一次治疗痛即止,为巩固疗效又继诊2次,1年后回访,被告知未见复发
【经验体会】牙痛是指牙齿因某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骨槽风"范畴,任何年龄与季节均可发病.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本病多由胃肠实热,循经上扰或风邪外袭,内郁阳明,胃火上炎或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而发为牙痛《灵枢·口问》:"耳为宗脉之所聚".耳通过经络与全身的脏腑器官相联系,通过刺激耳部穴位可治疗机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其中内庭、上巨虚用泻法,可清热泻火止痛泻风池可祛风泻火,补太溪可滋阴降火,配合吹耳疗法,牙痛点、感、神门、皮质下等穴位,能增强镇静止痛的效果,胃、肠可调节脏腑.从治疗结果中不难看出,本法尤适用于胃火牙痛和风火牙痛,疗效好且见效快.
针刺治疗牙痛效果良好,但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
【方剂出处】赵俊龙,等,毫针刺结合吹耳疗法治疗牙痛64例,现代中医药,2005,25(6):40
推荐阅读
- 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牙痛配方
- 分经散治疗牙痛配方
- 九味羌活汤治疗外感牙痛配方
- 乌麻药酒含漱治疗各种牙痛配方
- 三才封髓丹治疗牙痛配方
- 黄精汤治疗癌症化疗后口腔溃疡配方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口腔溃疡配方
-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配方
- 广东省四会监狱详细地址
- 海带黄豆排骨汤的做法 这两种方法最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