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种植蒜苗有什么病虫害?该如何处理?
您好,我们是洺晓溪农产品,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大蒜主要病害
1、大蒜锈病 大蒜锈病是我国蒜区的一大流行病害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假茎,病株蒜麸明显变小,易开裂散瓣,商品价值明显降低 。该病使叶片提早枯死15—20天 。大蒜锈病病菌喜温凉高湿,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阴雨,尤其3-5月降雨多、又有微风,利于病原菌传播和侵入 。在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低洼的地块发病重 。
2、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是蒜区大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蒜薹,严重时病叶干枯,蒜薹不能抽出,或抽出时从病部折断,颜色黄白 。该病菌发育温度范围广,需要湿度大,发病早晚取决于温度,发生轻重取决于湿度,年前11一12月、春季4—5月有2次发病高峰 。连作田块,尤其是将病株残体堆置于田间、地头的发生严重 。
3、大蒜叶斑病类 大蒜叶斑病类包括紫斑病、黑斑病、疫病、灰斑病、煤斑病等,分布于大蒜各主产区,以3—5月降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生重,常年发病株率在5%左右,发生重的年份病株率可达15%左右,该类病害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枯死,发生严重时造成蒜株整株枯死 。该类病害病菌温度适应范围广,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春季如出现倒春寒,再加上4月降雨多则发生严重 。在沿黄河流域,11-12月经常出现阴雨、雾重、寡光照天气,也可以出现发病高峰 。种植密度大,土壤有机质缺乏,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生往往严重,一般晚熟品种、紫皮蒜发病轻 。
4、大蒜菌核病和白腐病 两病在河南蒜区均有发生,前者为间歇性发生为害,后者常年发生;二病常年发病率低,发生严重年份个别地块发病率达30%以上 。一般减产30%~50%,重者绝收 。大蒜菌核病为害假茎,黄褐色腐烂,倒伏,或地上生长缓慢,植株提早枯死 。大蒜白腐病先从外围叶尖发病,出现黄褐色纵条斑,植株生长缓慢并黄化,后向假茎发展,湿度大时软腐 。地下蒜头小,挖出的蒜头无包叶而失去商品价值 。二病发生主要与4-5月气候有关,该期多雨、寡光照,气温在20-2 5℃时,发病严重,甚至成灾,土质粘重,田间低洼,或在林际、林下的田块,发病重,连作、积水、密度大或偏施氮肥田块发生重;地膜覆盖较完整的则发病轻 。
5、其它较重要病害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青霉病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一般年份零星点片发生,近年有加重趋势 。青霉病是收获后及贮藏期极易发生的病害,如收获时遇雨、收获后晾晒不及时、贮藏条件潮湿,则发病重,感病率高 。

文章插图
二.大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播种前后 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培育壮苗为目的,优选适宜对口品种 。
1、农业防治
(1)播前优选和精选蒜种,尽可能采用脱毒蒜,抗病蒜、无病虫蒜,并精选大瓣蒜 。异地调种是一种好办法,如中牟县每年从山东调来大量的苍山大蒜 。
(2)选择地势干燥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保肥水能力强的砂壤土种植大蒜,忌连作或与薄蒜类重茬 。
(3)精细平整土地,浇足底墒水,适时犁耙,创造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以提高抗病能力 。
(4)适时播种、尽量减少冻害的发生 。对于早熟抽薹蒜,应加强冬前的苗期促壮,阵低冻害的程度 。
(5)科学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增施磷钾肥、饼肥,可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年前青蒜的抗病能力 。尽量采用配方施肥,或大蒜专用肥,可减少生理性病害发生 。(6)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物借雨水、浇水及畦灌传播的机会,提高地温、保墒、减少灌水次数,可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作用 。(7)大蒜叶枯病、叶斑病类、白腐病、菌核病等病害的病原物都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应彻底清理病株残体,同时实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 。2化学防治 对叶枯病、叶斑病类及灰霉病、白腐病、菌核病等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0.5-1Kg兑水5-7.5kg,均匀喷洒于蒜种上,然后晾干播种,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二)生长期间此期跨越时间长,从播种后出苗至5月下旬收获,是叶枯病、叶斑病类,灰霉病,锈病,疫病等病害的发生时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
1、农业防治严禁大水浇灌,雨后及时排涝,结合田间管理,清理病株残体,带出田外 。在蒜母干缩期、蒜薹伸长期及鳞芽膨大期应进行追肥,每次每667m2施尿素5~10Kg,或硝酸10kg,追施“催头肥”硫酸链l 0 Kg,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抗病能力 。对大蒜白腐病、菌核病可采用草木灰或石膏粉撒施茎基部,减少病原入侵机会 。及时采薹,尽量避免划伤过大 。
2、化学防治
(1)防治大蒜锈病,遇有降雨多的年份、早春及时检查发病中心,及时预防,一般选用l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l5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4月上旬防治第1次,l 0一l 5天后再防治1次,一般视病情防治2-3次 。
(2)防治大蒜叶枯、叶斑类、灰霉病等,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l500倍液,视田间病情于11月底或3月下旬开始防治,春季防治2—3次 。
(3) 防治细菌性软腐病,可于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800倍液,7天左右1次,视病情连防2~3次 。
(三)收获后及贮藏期王要是防治青霉病、灰霉病、紫斑病等贮藏期病害,目前主要采取下述措施:
(1)收获前5天停止灌水,以防蒜皮腐烂不耐贮存 。
(2)收获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及时清理病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进行高温堆、沤肥,有助于减少病源,降低病害的发生机会 。
(3)对收获的大蒜应及时晾晒,按商品蒜要求剥去外皮,拣出腐烂蒜、绿蒜等(4)进行射线处理,冷库保藏,可有效防治后期及贮藏病害对蒜头的进一步为害 。
很高兴为您服务,我们致力于服务三农领域,请多多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不是大面积种植,病虫害很少
其他网友观点【家里种植蒜苗有什么病虫害?该如何处理?】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 三华李种植几年可挂果
- 家里养鱼的讲究
- 为什么我种植的桃树结果容易生虫?
- 栾树怎么种植
- 秋葵种植需浸泡种子吗需要移苗吗
- 家里水莲花怎么养
- 家里养的乌龟水要多少
- 家里适合养什么兰花
- 家里养什么鱼又好看又好活
- 家里做简单的大盘鸡方法 大盘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