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 ,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清晰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 ,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 , 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冥王星、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 ,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 , 目前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 , 生命的出现给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 , 而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 , 人类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 。
太阳系诞生于50亿年前 , 在太阳系诞生初期 , 太阳系是一片原始星云 , 太阳诞生以后 , 吸收了周围大量的物质 , 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 , 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 , 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知道 , 太阳的质量很大 , 太阳从诞生以后就开始源源不断的释放热量 , 到现在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的时间 , 科学家推测 , 太阳的寿命还有50亿年 ,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 , 就是为什么太阳能够燃烧这么长时间?
其实太阳的燃烧和我们地球上的燃烧是有区别的 , 我们地球上的燃烧是通过氧气来进行燃烧的 , 而太阳本身是不会燃烧的 , 它是通过氢元素来释放能量的 , 在太阳的内部有非常强大的压强和高温 , 在这种环境下 , 核聚变反应才能够实现 , 核聚变反应其实就是通过原子核之间的相互碰撞产生的 , 当原子核相互碰撞时 , 就会产生新的原子核 , 同时也会损失掉一部分能量 , 这部分损失掉的能量就会转化为热量释放出去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 , 太阳内部的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 , 其质量会亏损0.0276个单位 。
【太阳正在失去质量,每秒大约550万吨,地球轨道会改变吗?】相当于一克氢会亏损0.0069个单位 , 这些亏损的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去 , 然后被其它天体吸收 , 地球每秒钟能够接到的太阳光能量大约只有22亿分之一 , 大家不要小看这22亿分之一的能量 , 这22亿分之一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100万吨煤炭燃烧的能量总和 , 这说明太阳的能源非常强大 ,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我们能够知道 , 太阳每秒钟大约会失去550万吨的质量 , 每年会失去大约174万亿吨能量 , 所以说 , 太阳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消耗自己的质量 。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 , 我们能够计算出 , 太阳每秒钟损失的质量相当于90多个地球质量 , 而且这还不是太阳全部损失的质量 , 太阳除了释放热量之外 , 还会吹太阳风 , 太阳风是一股巨大的亚原子粒子流 , 它里面包括了电子、质子、氦等等 , 在太阳强大的磁场作用下 , 这些粒子会以每秒几百公里 到几千公里的速度被抛入太空 , 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 , 太阳所有的能量释放加起来一天大约损失550万吨质量 , 按理来说 , 太阳每秒钟损失这么多能量 , 太阳的质量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小 。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能够知道 , 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是有引力的 , 物体的质量越大 , 引力就越大 , 如果太阳的质量变小 , 那么太阳的引力也会变小 , 八大行星能够稳定的围绕太阳转动 , 是因为八大行星被太阳的引力所控制 , 如果太阳的质量减少之后 , 八大行星的轨道会发生改变吗?科学家经过计算得出 , 地球的轨道半径会随着太阳质量的减少而增加 , 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的质量会减少百分之1 , 那么地球的轨道就会增加百分之1 。 如果这么计算的话 。
那么从太阳诞生到现在 , 太阳损失的能量已经超过了一半 , 但是为什么地球和其它行星的轨道距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呢?其实在宇宙中 , 太阳系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星系 , 比太阳系大的星系还有银河系 , 目前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20万光年 , 20万光年相当于光速飞行20万年 , 不过银河系在宇宙中也是一个小星系 , 比银河系大的星系还有很多 , 比如说仙女座星系、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团等等 , 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直径大约有930亿光年 , 而这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范围 , 宇宙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警告,人类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我们能否独善其身?
- 霍金生前留下4大预言,每个都关乎人类未来,第一个正在成真
- 6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一只猫头鹰刚吃饱,还没消化就被定格为化石
- 智利第一位女性真菌学家眼中的“菌王国”
-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科学家:牛顿第一,英国四人,美国没有
- 5.88亿年前,世界上最奇特的5种动物,你见过几个?
- 火星上的人脸图案,太空中的巨大“眼睛”,这些是在暗示什么吗?
- 正在离开太阳系的奥陌陌,为什么“猛踩油门”?科学家也困惑不已
- 超3000人沉睡,最长达55年,人类能否通过“冷冻”实现长期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