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之前 , 中国人的基因疯狂作祟 , 摘了好多野生马兰头打算带回家炒着吃 。 跟着时令吃饭的田园生活真是有点快乐 。
2
宁静纯粹的荻港古镇
从荻港渔庄步行500米就是荻港古镇 , 老舍的儿子舒乙笔下“最好的江南小镇” 。 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来赞叹荻港古朴的气质 , 现在离他写文章时已经过去好久 , 但当我走进村子 , 感觉一切还是没有变 。 走在长长的回廊曲巷中 , 看到的是村民简单的生活 , 还有河上数不清的老石桥 , 是江南水乡没错了 。
古镇景区藏在村子里 , 要先找到外巷埭 。
这条长廊临着运河支流东苕溪 , 河上货船往来频繁 , 与杭州运河上的场面一模一样 。 如果船只一路南下 , 就能抵达杭州段运河 。
与河上的热闹相比 , 长廊另一侧的房子就显得有点冷清了 。 每一间都锁着门 , 已经没有人在此居住了 。 住在这里要日夜听着货船“突突突”的声音 , 放现在来看确实有点难熬吧 。
穿过外巷埭 , 拐个弯就是里巷埭——镇上商铺的聚集地 。 这条长廊要宽敞一些 , 顶部还保留着部分木结构 , 可以看到高低错落的木梁巧妙地支撑起屋檐的重量 。
这一排沿河店面没有一家在卖旅游纪念品 , 卖的都是村里居民日常要吃、要用的东西 。
开头第一家是馄饨店 , 馄饨和汤圆可以双拼 , 10块钱不到就能饱饱地吃上一碗 。
往前走会遇上好几家糕团店 , 这个时间点嘛 , 最俏的肯定是青团 。 现做的看起来就是诱人 , 一家店里刚出笼的两大屉都是别人已经订走的 , 想买还买不着 。
青团除了最经典的红豆沙馅 , 还有黄色的黄豆沙馅和白色皮的马兰头馅 。 定胜糕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 现做的买来直接就能吃 , 还软乎乎的 。
我从小吃到大的桂花糖年糕 , 分红糖和白糖 , 可蒸可煎 , 也可以煮进白粥里 , 香甜软糯到极致 。 镇上的物价非常友好 , 手写的标价牌上是货真价实的底气 。
不同于糕点老板们的忙碌 , 面店老板正惬意地和朋友打牌 。
面店旁边就是面馆 , 要不是刚吃好饭 , 真想来一碗爆鱼面 。
整条街让我待得最久的是聚华园 , 也就是一元茶馆 , 里面满满都是岁月的痕迹 。
街坊说以前喝茶在二楼 , 后来房子被白蚁蛀掉了 , 才用起了一楼 。
墙上挂的都是回忆 , 现任老板接手的时候茶馆已经营业了60年 , 他又接着干了40年 , 所以聚华园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茶馆了 。
我点了一杯5块钱的熏豆茶 , 顺便坐下来歇歇脚 。 对附近的居民来说 , 这里是他们聊天打牌的常驻地;对年轻人来说 , 这里是看到“耐心与坚持”的地方 , 要守住一家店并不容易 。
除了是茶馆 , 它还是一家理发店 。
搜几年前的新闻 , 那时候老板还能亲自理发 , 但现在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 只能靠镇上别的理发师傅帮忙 。 街坊说老板的修面技术可好了 , 我立马想到之前在上海去的barbershop , 理发+社交 , 这里不就是接地气版的barbershop吗?
有东西没变 , 也确实有东西变了 。
荻港镇上有两座古庙 , 其中一座演教寺重建于宋朝 , 里面大雄宝殿的牌匾最初是严嵩写的 。 但是因为疫情原因 , 现在都进不去参观了 。
在茶馆喝茶的街坊提起之前古庙门前的新年活动非常热闹 , 算起来现在已经三年没有办了 , 神情间多少有点失落 。
广告牌上“旅游暂停”四个字也直戳我心 。
疫情之下就连找个附近的景区散散心都很难 , 离开荻港之后 , 我计划顺道去钱山漾遗址继续探寻丝绸历史 , 结果到了门口发现景区关闭了 。 假期间原本还打算去湖笔之乡善琏逛逛 , 结果出发前一天看到新闻报道封了好几个村 。
所以我更加珍惜在荻港古镇度过的这一天简单朴实却快乐的逛吃之旅 , 它也确实值得去逛逛吃吃 。
如果大家之后来湖州玩 , 可以把荻港也加入行程中 , 哪怕只是来吃一顿饭也很值得 。
推荐阅读
- 宝山石头城|杭州一千年古寺“再次走红”,不仅香火鼎盛,斋饭还十分美味
- 苗寨|世界最大苗寨,西江千户,风月无边
- 大理古城|疫情下的云南,大理古镇基本没啥游客,店铺很多都倒闭了
- 古镇|“凤凰古镇”——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
- 清明节|成都3处清明打卡地:江南烟雨,万亩茶园,性价比踏青地!
- 古镇|超40万人云游王屋山!如何“云撒欢儿”?看这份plog
- 古镇|泰国苏梅岛、帕岸岛增加渡轮,准备好接待激增的泼水节游客
- 隐秘的角落|《隐秘的角落》的角落火了,赤坎却火不了
- 古镇|春日游温州,大罗山田螺背风光旖旎,“爱心水库”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