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30年前 , 我国将实现载人登月 , 并完成月面联合科研站一期工程建设 , 为实现这个“小目标” , 相关的配套系统早已开始研制 , 比如载人月球车系统 。 它不但是我国航天员在月球上移动的交通工具 , 还是早期居住场所和试验室 , 所以被称为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 。
我国月球基地官方想象图
月面联合科研站官方方案从目前曝光的方案来看 , 我国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至少有两种设计 。 第一个方案是轮腿合一的 , 既能像螃蟹一样在月面上爬行 , 也能使用车轮进行移动 , 遇到障碍物还可以抬高腿进行越障 。 而另一个方案则是独立转向四轮式 , 外形像个拖拽式房车 。
方案一是这样的咱们先说轮腿合一方案 , 它集合了着陆器、上升器、月面巡视器三种功能 , 自带主发动机、姿控发动机、对接机构和密封舱 , 自主进行月面降落 , 然后可以在560公里的范围内活动7天 , 完成任务之后 , 上升器点火返回 , 与轨道舱进行对接 。
集合着陆器、上升器、月面巡视器三种功能说白了 , 这就是一个自带月面巡视能力的登月舱 , 轮腿合一的设计不仅能移动、越障 , 着陆的时候还有缓冲作用 。 不过它面临的问题是可重复使用能力不足 , 相比几十年前“阿波罗”时代的登月舱 , 仅仅只是多了移动功能而已 , 提升并不大 。
这个方案还不够好值得一提的是 , 预计明年发射的嫦娥七号 , 将会携带一个飞跃探测器 , 它也有6条“螃蟹腿” , 以爬行和飞行的姿态 , 在月球南极活动 , 寻找水的直接证据 。 看来这种爬行设计 , 在未来的登月活动中有独特的优势 , 值得投入更多的关注 。
都是大长腿而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的第二个方案 , 则是四轮独立转向可移动式载人月球车 , 你也可以叫它月球房车 。 和轮腿合一方案一样 , 它也是可以自主进行月面降落的 , 但由于体积较大 , 单独由一枚921火箭发射 , 降落之后便不再返回月球轨道 , 一直留在月面 。
另一个方案其实 , 它就是一个可在月面巡视和移动的太空舱段 , 具备较大的密封空间 , 可支持2名宇航员长期生活和工作 , 自带完整的生命保障、通讯和居住系统 , 甚至还可以安装机械臂 。 而完成登月任务之后 , 则可以作为月球联合科研基地的组件 , 具备连续使用的能力 。
我国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方案相比“阿波罗”时代的一次性载人敞篷月球“沙滩车” , 我们的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有着巨大的后发优势 , 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登月和月面移动、居住系统 , 而且目前的方案远不只两种 。 之所以这样做 , 是因为咱们的载人登月不是打卡式旅游 , 而是要深耕月球 , 建立月球基地、开通地月航班、开发地月经济圈的 。
官方PPT不过 , 目前我国只向月球发射了“玉兔”和“玉兔二号”两辆无人月球车 , 与载人月球车和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还存在较大的工程差距 , 需要脚踏实地 , 一步步实现技术突破 。 而其他相关的配套系统 , 比如登月火箭新921、新一代载人飞船、月球着陆器和可重复使用上升器等等 , 均在抓紧研制和完善 。
【我们的月球房车几条腿?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正在研制,外形像螃蟹】
推荐阅读
- 老美这次玩大了!NASA一点办法都没有,美宇航员即将变成太空孤儿
- 在西西里岛发现2500年前的人工湖,用来反映夜空星座的神圣水镜?
- 耗资170亿英镑,英国要把太阳能发电站送上太空,图个啥?
- 撑起神舟十三的第三位“女航天员”:看见她,就容易了
- 这23种野生动物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在野外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 人类结局会咋样?飞船从229.8亿公里外传回一张照片,解开真相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将返回!太阳异常活跃,会不会带来什么影响?
- 1992年宇航员夫妻上天:究竟有没发生“故事”?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
- 鱼类是如何在水底呼吸的,介绍一下鱼类的三种呼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