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文章图片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文章图片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文章图片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文章图片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文章图片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文章图片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文章图片


若把一斤盐放进一斤水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斤么?


如果将一斤盐放进一斤水中 ,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两斤重吗?答案是一定 , 但有条件 。

盐和水实验
这看似简单的操作 , 实际上在物理学家们的实验室中进行过许多次 , 不断地验证的结果 , 最后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 该定律究竟有什么意义?科学家们对此做了哪些努力?在该定律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什么?有何意义?
盐与水的实验将两杯重为一斤的盐和水放进同一个容器中 , 观察它们的共同重量是多少 。 在我们的日常操作中 , 由于实验条件的不严格所以该实验得到的结果也许比两斤多或者少 。 但要是在物理学家或化学家的实验室中 , 满足了密封加绝热的条件 , 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两斤 。

平常的条件达不到实验室的标准
据记载 , 该类型实验是从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锡煅烧开始的 , 当时他将锡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 , 最后生成了白色的物质 。 虽然锡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 但实验前后的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却完全相同 , 这让他十分惊讶并接连重复了几次实验操作 , 结果都是如此 。

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
于是罗蒙诺索夫提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不变的结论 , 但并未引起关注 。 虽然21年后拉瓦锡也提出了相同的猜测 , 但由于其缺乏精密实验仪器 , 也还是不够有力证明该结论 。
所以后来的许多科学家都专注在该实验的精确度上 , 想得到更确实的证据来证实这一理论 。 最后在20世纪初 , 以英国化学家曼莱的误差在0.0001g内的实验结果 , 肯定了这一理论 , 也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该定律是指: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 , 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 , 其总质量保持不变 。
就像前面说的 , 一斤盐和一斤水相遇答案应该是两斤 , 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盐溶于水会受到诸如空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 结果有一定的出入 , 不过这些出入一般也很小 。

盐溶于水
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了物质质量的不灭性 , 不受任何因素所改变 , 即使物质实体和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在形式上发生变化 , 其质量依然始终如一 。
既然物质质量不能被创造和毁灭 , 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在类似炼金厂等化学反应的地方 , 利用该定律核实最后产出的物质重量是否与原材料质量相当 。 说白了 , 对检查是否有不良用心之人在反应环节偷取原料或者成品很有帮助 。

质量守恒作用最大的地方就是炼金厂
质量守恒定律的出现并不是该定律的结束 , 1905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等价理论 , 将质量守恒定律做了一个升华 。
质能等价理论质能等价理论将质量和能量统一起来分析 , 爱因斯坦认为它们本就是个统一体 , 不应该被人们当成两种不同的物质 。
质量和能量就像是物质的正反面 , 彼此相辅相成 , 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 能量也有等价的质量 。 爱因斯坦用了一个公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 就是质能方程E=mc^2 , 其中E代表能量 , m代表质量 , c则代表着光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