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病毒性心肌炎医案
心肌炎是反映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心肌炎常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一部份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着,须仔细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着.心肌炎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阿-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病毒性心肌炎在中医的历代文献中均有所记载,属无其名有其实,中医"胸痹"、"心悸"、"虚劳"以及"温病"的诸多变证都涵盖此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有"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之论述.中医学在治疗这个疾病的过程中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病毒性心肌炎医案】【病案举例】
1.汪某,男,30岁,于1989年8月因发热,全身不适2个月余,以"发热待查"入院.自述于2个月前受凉发病,发热入夜尤甚,体温高达40℃,伴心悸,胸闷,乏力,恶心头昏等症状,多次服用治疗感冒药物无效,为此入我院求治.查体398℃,面色滞,舌红干,脉细弱,心界明显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三级杂音及细小的心包摩擦音,白细胞8.9×10°/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血沉32mm/h,胸片示心界扩大,心胸比率约0.62,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辨证属阴虚发热,兼心气不足,以青蒿鳖甲汤为主治之.
处方:生鳖甲、板蓝根、党参各30g,青蒿5g,生地、知母、五味子、赤芍、川芎、麦冬各15g,丹皮、丹参25g.水煎服,服药后体温渐降,1周后恢复正常,连服10余剂,西药予以大剂量维生素及能量合剂,经复查均正常,住院42天,痊愈出院.
按:本例患者虽然是急性的发热,可是病位在心,深入厥阴之位,而非一般的解热透气的药物所能治愈.根据患者的情况,发热入夜尤甚、心悸、乏力、恶心等属于阴虚邪热留恋的情况,故在治疗上选用青蒿鳖甲汤,可以深入厥阴的方剂,加用有活血化瘀滋阴效果的药物,并且同时重视扶正祛邪,虽然病情比较急,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患者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我们借鉴.
2.王某,女,17岁.于2004年5月就诊.于半年前患病毒性心肌炎,经住院治疗月余临床控制而出院.出院后1个月,恢复上学,由于学习紧张,不能很好休息,自感心悸,胸闷,并有食欲差,失眠,疲倦感.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4/分.心脏彩超:无异常发现,心肌酶谱测定:在正常范围内.舌质嫩红、苔薄黄,脉象细数.
脉症合参,系阴虚热伏,痰热内扰.治以滋阴清热,化痰和胃.方用青蒿鳖甲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青蒿15g,鳖甲(先煎30分)、炒枣仁各30g,牡丹皮15g,千生地、茯神、知母、竹茹、生甘草各10g,黄连、橘红、炒枳实各6g,生姜5g,水煎服.二诊:上方服用7剂,心悸、失眠好转,但他症如故,舌脉同前.上方去竹茹,加鸡内金20g,仙鹤草30g.三诊:继服7剂,饮食增加,精神振作,睡眠安然,舌苔转为薄白,脉细,心率92次/分.加生麦芽30g.四诊:服10剂,心悸、胸闷已失,身感有力.改生脉饮口服液(含西洋参)以善后,2个月后随访,生活、学习正常,无不适之感.
按:患者因为病毒性心肌炎经过入院治疗后由于休息不当,自感心悸,胸闷,并有食欲差,失眠,疲倦感.这是病后正气虚弱的表现,而见其舌质红,脉象细数为正虚偏于阴虚的见证.胸闷,并有食欲差并且舌苔薄黄是为有痰湿之邪化热的表现,所以根据病机运用青蒿鳖甲汤和黄连温胆汤加减.
推荐阅读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肺心病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结核性胸膜炎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肺结核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支气管扩张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肺炎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慢性支气管炎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感冒医案
- 如何做椰青奶冻 椰青奶冻做法介绍
- 青花椒鱼的正宗做法 青花椒鱼的正宗做法很简单
- 微商早安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