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闭店潮之下,剧本杀靠《血染钟楼》续命?

每经采访人员:毕媛媛 每经编辑:梁枭
“今天 , 你‘染’了吗?”作为狼人杀进阶版 , 《血染钟楼》正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开来 。
简单的机制 , 所有玩家都有参与感 , 《血染钟楼》成为剧本杀店的新宠 , 一些剧本杀店甚至将“血染钟楼”添加至店名中 。
从2021年火爆到2022年趋冷 , 剧本杀店出现“闭店潮” , 《血染钟楼》能否带领剧本杀店顺利转型?
《血染钟楼》在年轻群体中流行
线上线下同时爆火 , 《狼人杀》进阶版《血染钟楼》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 , 成为当下年轻人新的“社交神器” 。
《血染钟楼》来源于国外 , 原名为《BloodonTheClocktower》 , 是一款集推理、逻辑与悬疑的社交发言游戏 。 游戏与《狼人杀》相似 , 也分为好人阵营和邪恶阵营 , 可供5~20人游玩 。 好人阵营有村民和外乡人两类身份 , 邪恶阵营是恶魔和爪牙这两类 , 但玩家参与感比《狼人杀》更高 , 因为每人都带“技能” , 并且在出局后也可以说话和投票 。
“不再拘泥于狼人杀的固定套路和思路 。 ”玩家普遍认为 , 《血染钟楼》最吸引人的就是其自由的模式 , 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来获胜 , 而且说书人也不再是主持人 , 能真正参与游戏中并平衡两方局势 。
百度搜索显示 , 《血染钟楼》的相关搜索结果超过406万 。 3月27日 , “血染钟楼”百度指数跳升至3419 , 并在4月8日达到10252 。
年轻人|闭店潮之下,剧本杀靠《血染钟楼》续命?
文章图片

“血染钟楼”百度指数变化趋势
【年轻人|闭店潮之下,剧本杀靠《血染钟楼》续命?】图片来源:百度网页截图
从年龄分布来看 , 对《血染钟楼》感兴趣的玩家主要集中的20岁~29岁之间;从性别分布来看 , 男性玩家用户占比接近70% , 明显高于女性玩家 。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 , 关于《血染钟楼》的玩法科普视频也大量涌现 , 观看量高的甚至接近百万 。 在抖音“#桌游”相关话题下 , 最新的前十条视频中 , 几乎一半都是关于《血染钟楼》的教学 。
年轻人|闭店潮之下,剧本杀靠《血染钟楼》续命?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抖音APP截图
《血染钟楼》上手难度不高 , 新老玩家都可以快速入门 , 玩家可以自发进行游戏 , 也可以到店内由工作人员安排 。
线上线下同台竞技 , 剧本杀行业寻求转型
那么 , 谁在运营《血染钟楼》呢?经过搜索与了解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发现 , 目前运营《血染钟楼》的还是以剧本杀店为主 。
以北京为例 , 在大众点评上 , 多家剧本杀店已将“血染钟楼”添加至店名中 , 收费也水涨船高 。
在测试期 , 玩家可以报名免费玩或者象征性收费6元/小时 , 但热度起来后 , 店家很快标价 , 且差距较大 , 目前普遍收费每人88元~138元之间 , 接近一个普通盒装剧本杀价格 。
年轻人|闭店潮之下,剧本杀靠《血染钟楼》续命?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APP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血染钟楼》的客单价低于剧本杀价格 , 但客流量巨大 , 一场游戏的玩家数量多且可以重复进行 , 甚至不用考虑本子的购入价格 , 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
有剧本杀店从业者告诉采访人员 , 剧本杀店不专业做剧本杀 , 反而投入大量精力运营《血染钟楼》 , 这背后更大的危机是剧本杀店的洗牌 。
2021年 , 剧本杀是年轻人最追捧的社交形式 , 但由于盲目扩张以及疫情影响 , 短短一年后 , 剧本杀行业已出现“闭店潮” 。
年轻人|闭店潮之下,剧本杀靠《血染钟楼》续命?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APP截图
剧本杀兴起时间不长 。 因为芒果TV综艺的带动 , 行业在2018年之后从小众领域走红 , 一波从业者率先吃到红利 。 据《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 , 在2021年年初进入剧本杀行业的从业者 , 每月营收可达20万元左右 , 这也吸引大量投资者和店家进入 。
但短视频、直播、游戏等都在瓜分年轻人的注意力 , 日趋同质化的剧本杀开始遇冷 。
“疫情反复 , 店里生意不好 , 我们已经让所有DM(一般指剧本杀主持人 , 采访人员注)开始学习如何带《血染钟楼》了 。 ”某位剧本杀从业者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透露 。
剧本杀店开始求生 , 但能不能依靠《血染钟楼》再次回血依旧要打一个问号 。 《血染钟楼》对实景要求不高 , 在线上也可以完成 , 各种QQ群、微信群甚至腾讯会议 , 都可以开一局简易版的《血染钟楼》 。
搜索
复制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