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被忽略的包邮区世外桃源,早该被夸了!( 二 )



早在南宋末年 , 史书中就已经出现畲民人 。 一千多年来 , 他们不畏艰辛险阻 , 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迁徙到全国各地 , 其中90%以上都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山区 , 其余的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 。 而地处景宁中部、海拔1519米的敕木山就是畲族人在景宁最早的落脚点 。


除了有畲族这个buff加持外 , 景宁的景色也很值得一夸 。 这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1.1% , 要知道就连被称作“仙居”的恩施森林覆盖率也才只是近70% 。

光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在景宁就有779座 , 占据浙江全省的近四分之一 。 群山环绕的景宁 , 把好山好水都揽了进来 , 放眼望去满是绿意 , 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天然氧吧 。 更别说山区的老寨古桥 , 峡谷中的岩石溪流 , 每一处都值得驻足 。

因此 , 不论你是为了畲族的人文还是自然风光 , 景宁都值得来一趟 。 话不多说 , 跟我一起走进这个包邮区的“香格里拉”吧!

景宁怎么玩?
在景宁想最快速地了解畲族 , 我觉得可以直奔畲族博物馆 。 畲族博物馆里藏品有1800余件 。

里面的陈列是以畲族发展历史为主线 , 藏有畲族各个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服饰、彩带、生产工具、银器等历史文物 。 逛完整个博物馆 , 你便能对畲族的人文风貌、历史环境和饮食服饰有个深入的了解 。

在展馆现场一般还会有个老奶奶演示畲族刺绣 , 这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品 , 又被称为“活”着的文物 。 据说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 , 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 , 彩带精致的程度 , 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 。 看着这些繁复花纹的制作过程 , 莫名会让人觉得很治愈 。

如果你想要亲身参与体验畲族的婚嫁习俗的话 , 那不如就去“中国畲乡之窗”——大均村 。 走进大均村映入眼帘的就是鳞次栉比的古朴建筑 , 到处都透着一派安逸闲适 。


在这里会有畲族的婚嫁表演可以观赏 。 当然 , 想要更沉浸式的话 , 也可以参与其中 , 亲自体验下拦路、喝宝塔茶、脱草鞋、对歌、行嫁、拜堂等环节 。

另一站的畲族体验 , 我觉得可以留给敕木山 , 这里被当地人奉为神山 。 在敕木山里有一个敕木山村 , 是畲族村 , 有蓝、雷两姓的畲民在这里聚居 。
和其他高山村一样 , 敕木山村的交通相对不便 , 也正是因为这样 , 这里的畲族民风民俗能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 。 走进后 , 你会发现在畲族博物馆里了解的纸上内容全都生动地在眼前呈现了 。

敕木山村整个村落依山而建 , 简陋朴素的老房子呈阶梯状布置 , 这里的房屋和一般汉族村落不一样 , 畲族人把木结构的泥墙瓦房称做“寮” , 这是畲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

1929年的时候 , 德国学者哈·史图博和他的中国学生李化民还曾徒步深入该村作了为期7天的畲民调查 , 写成《浙江景宁畲民调查记》一书 。 他居住过的畲村小院 , 如今修缮成了文物保护单位 。
在展览馆里你会看到当年哈·史图博和学生拍的老照片 。 这些照片记录下了哈·史图博编写书稿时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环敕木山畲寨独特的民俗风情 , 可以算是现存最早的畲民影像资料 。

除了敕木山村外 , 敕木山本身也足够美 。

春日的敕木山 , 正是山花烂漫时 , 有野樱花、山桃花、杏花......争相斗艳 。 而到了冬日 , 雾凇和大雪会把山间的一切都变成梦境 , 可以说是属于敕木山最美的季节 。 幸运的话 , 你在神女惠泽道上还能看着一阵一阵的云雾把山峰笼罩住 , 就望着云海放空 , 任时间溜走也挺好 。


走完上面的几个地方 , 对畲族应该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 那不如抽一天再去云中大漈里走走 。 由于山中多雾 , 高崖飞瀑的景色在云雾中跟雪花落下的景色一样 , 因此里面最具代表的景色就是百米瀑布“雪花漈” 。


在云中大漈里除了有“雪花漈”为代表的“大漈十景”外 , 我觉得主要就看三样:寺、桥、树 。

寺是时思寺 。 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寺庙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 虽说明清两代 , 时思寺经历了多次修缮 , 但仍保留了大量宋元时期的原构件 , 因此它是一处具有宋、元、明、清各时代特征的古建筑群 。 寺庙里面有三座历史建筑 , 其中大雄宝殿最为珍贵 , 是货真价实的宋代建筑 。


桥是廊桥 。 因为景宁山势险峻、河流湍急的地理及气候特点决定了这片地区成为了廊桥诞生的“温床” 。 清代县志中记载的景宁廊桥就多达近百座 , 完好保存至今的仍有数十座 。 在云中大漈里的话 , 现在有护关桥、胡桥等明清古廊桥 , 其中长达百米的护关桥是浙江现存的唯一三层结构的廊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