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 , 胡人已经到了洛阳外围 。 这些所谓的名门望族 , 哪里还逃得出去呢?最终 , 这些人出城后 , 大部分在城外被匈奴人砍死 。 只有极少数人运气好 , 跑得快 , 逃到了江南 。
连续两场屠杀后 , 胡人围攻洛阳 , 并攻破了洛阳城防 , 俘虏了晋怀帝 。
晋怀帝被俘虏后 , 先是苟活了一段时间 , 后来以一杯毒酒赐死 。 很惨 。 但他的惨 , 比其洛阳城和城内老百姓 。 根本不算什么 。
匈奴人攻陷洛阳后 , 一把火 , 把洛阳烧成了废墟 。 城中老百姓 , 全部被烧死 。
按理说 , 皇帝被毒死 , 首都被烧毁 , 但凡要点脸的人 , 也应该会试图报复吧?比如祖逖 , 本来都已经南渡了 。 但为了收复河山 , 他又毅然而然回到了北方 。
祖逖
以胡人当时在北方不得人心的所作所为 , 以及留在北上的晋廷残余势力的协助 , 如果人人都有祖逖之志 , 收复失地并非不可能 。
然而 , 司马家族完全没有这种想法 。 在这种情况下 , 居然还搞了两个朝廷 , 南北分立 。
其中 , 北方的朝廷在建兴四年(316年)底 , 因无法坚持而投降 。 而也因此 , 西晋正式灭亡 , 历时五十二年 。
听说北方朝廷完了 , 窝在南方的司马氏换上丧服 , 传令四方 , 扬言要去北伐中原 。 可其实 , 他的目的是拥护司马睿登基 。 然后大家一起加官进爵 。 至于收复北方 , 谁愿意去谁去 。 反正他们没兴趣 。
同是在这一年 , 一直在北方坚持与匈奴对抗的西晋并州刺史刘琨兵败身亡 。
刘琨 , 中山靖王刘胜后裔 。 很小的时候 , 他就与同学祖逖立下了报效国家志向 , 每天鸡叫的时候就起床练武学习 。 成语“闻鸡起舞”就是由此而来 。
匈奴人祸害北方时 , 他本也可以南渡 。 但他放弃了 , 毛遂自荐 , 自愿到河北打地盘 。 并在没有晋朝任何后援的情况下 , 与匈奴人在河北纠缠了十三年 。
刘琨
但随着洛阳、长安的沦陷 , 刘琨也受到匈奴人和羯人的围攻 。 愈发难以坚持 。
太兴元年(318年) , 刘琨无法再坚持的情况下 , 率残部投奔鲜卑段氏部落大酋长段匹磾 。
在委身鲜卑部落期间 , 刘琨仍然不忘收复晋土之志 。 但他的志向引起了段匹磾部下的不满 。 他们认为刘琨威望过高 , 不杀他 , 难免某一天会夺了段匹磾的位置 。 于是 , 他们就把刘琨囚禁了起来 。
刘琨被捕后 , 满腔悲愤 , 写下一首《寄赠别驾卢谌》 。 这首五言古诗的最后两句“何意百炼刚 , 化为绕指柔”其实就是当时所有北方中原人的缩影 。
自汉武帝后 , 四百余年 , 堂堂天朝 , 竟会落到任人宰割 , 不能反抗的软弱地步 。 不甘心 , 任谁也是不能甘心啊!
但是 , 不甘心也办法 。 火车跑得快 , 全靠车头带 。 作为车头的司马氏无能 , 臣子们再胸怀大志也没用 。
写完绝命诗不久后 , 刘琨被处死 。 而刘琨的死 , 也宣告由晋朝控制的北方反抗势力 , 至此全部被胡人荡平 。
回看西晋历史 , 可以发现西晋这个王朝 , 司马氏这个家族 , 生于不义 , 死得活该 。 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