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
宇宙是我们认知当中最为巨大的物质集合体 , 在这个神秘的空间之内 , 无时无刻不上演着星系的诞生与灭亡 , 我们人类这样渺小的生命体在宇宙当中几乎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 。
宇宙当中的大型天体数不胜数 , 而这些天体的消亡对天文学家来说或许就是一次绝佳的观测机会 。
在近期 , 有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在浩瀚的宇宙中的几根由天体构成的“柱子” , 这几根柱子在近期已经因为其内部的“蛀虫”开始了崩塌 。 这背后又有着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由哈勃望远镜所发现的“创世之柱” 。
哈勃望远镜的发现
哈勃望远镜应该是现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天文望远镜 , 自从在1990年被投入使用以来 , 哈勃望远镜就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惊喜 , 拍摄到了很多人们不曾了解的天体图像 。 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创世之柱其实也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一大发现 。
在1995年哈勃望远镜意外的拍摄到了一张星际尘埃图片影像 。 在这张照片当中的星际尘埃呈现出一个聚拢的态势 , 外表看上去就像是几根柱子 , 在黑暗的宇宙当中散发着光辉 。
在创世之柱之前 , 人类其实已经发现过许多类似的由星际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 。 只不过很少有星云的体积可以达到创世之柱这样 。 它的巨大 ,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超乎你的想象 。
创世之柱
创世之柱是哈勃望远镜在宇宙当中的意外发现 , 因此在一开始人们无法准确地确定其大小和对地距离 。 不过 , 科学家们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之后 , 确定了创世之柱属于老鹰星云 。
这样的结论一出 , 顿时震惊了整个天文学界 , 因为老鹰星云距离地球至少有7000光年 , 这样的距离是十分漫长的 , 以光的速度去行驶 , 也要足足花费7000年 。 在这样的距离之下 , 这些柱状星云还能保持着可以被观测的体型 , 足以体现它们的巨大 。
事实上 , 创世之柱的体型达到了5光年 , 对于任何的星体来说 , 这样的体型都是十分巨大的 。 很多小型的星系都没有5光年 , 正因体型巨大 , 这几根柱状星云体才收获了一个“创世之柱”这样的霸气名字 。
那么创世之柱内部究竟又有着哪些东西呢?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 , 创世之柱是老鹰星云当中的一部分 , 它存在于老鹰星云当中 , 而并非是独立出来的 。
在创世之柱内部有着近1000颗恒星 , 这些恒星的存在也是创世之柱能够发光的主要原因 , 如果没有这些恒星的话 , 哈勃望远镜是无法对远在7000光年之外的创世之柱进行观察的 。
虽然创世之柱体型巨大 , 但是科学家们却发现其内部并不稳定 , 整个星云体有着坍塌的趋势 ,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够摧毁高达5光年的创世之柱呢?
创世之柱内的蛀虫
正如前文所讲 , 创世之柱内部的主要构成是恒星 , 这些恒星的存在是创世之柱整体稳定的具体表现 。
恒星的诞生以及发展是需要一定能量的 , 宇宙当中的各种气体就是这种能量的基本形式 。 而创世之柱内部则有着大面积的星际气体 , 这些星际气体无疑就是恒星诞生以及发展的重要燃料 。
正因为创世之柱内部的气体储量大 , 其内部才会诞生如此多的恒星 。 这些恒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创世之柱 , 使他在整个宇宙中变得极为耀眼 ,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恒星的存在致使创世之柱内部的星际气体储量不断减少 , 这样的后果就是创世之柱形态的改变 。
推荐阅读
- 要找到外星人,首先要找到驱动超人工智能的超级计算机“戴森球”
- 天文学家涅墨西斯:1500万年后,当涅墨西斯回来时,地球将处于?
- 一种极其古老的宇宙物质,正在源源不断地从地球内部逃出
- 宇宙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科学家:数亿年后,恒星将会全部熄灭
- 宇宙中有那么多恒星放出热量,为什么宇宙还是那么寒冷?
- 木星比有些恒星还要大,为什么它不是恒星?
- 什么?第二颗恒星?你确定太阳系里有?
- 宇宙变体,比黑洞更可怕的天体,可以在一分钟内烧尽太阳能
- 黑洞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个漆黑球形天体,还是可怕的无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