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成都龙泉山呈东北-西南走向 , 虽属低山 , 但分界的意义很重要 。 地理上 , 龙泉山是川中丘陵与川西平原的分界 , 苏启元《过山泉铺》诗有“立马万峰顶上望 , 青苍无际好江山”的赞叹 。 气候上 , 它是内江气候区与川西气候区的分界 , 太平洋暖湿气流缓慢西移时 , 容易在龙泉山东侧出现云海 , 气流翻过龙泉山时 , 则在西侧形成云瀑 。 通道概念上 , 在东西方向上 , 是自古以来形成的驿道、商道等古道 , 以及沱江、岷江的水路通道;而在南北方向上 , 龙泉山还是入川猛禽南北迁徙的国际大通道 , 存在的时间应该跟地形和气候形成一样久远 。
没抓到鱼的鹗
飞跃龙泉山 非洲澳洲过冬
春季 , 南方的大型候鸟 , 主要从东南亚地区 , 经中南半岛、云贵高原入川 , 然后沿龙泉山往北飞 。 秋季 , 从西伯利亚、蒙古、中国东北南迁的候鸟 , 有一部分会经自秦岭入川后 , 沿龙泉山往东南亚飞 。 经观鸟人士跟踪给候鸟戴的脚环和在翅膀上安装的太阳能GPS追踪器 , 发现这些候鸟最远能到澳大利亚和非洲越冬 。
日本型的白腹鹞
万物有灵 , 猛禽非常会认路 , 在南北迁徙时要选择安全、省时省力、方便中途休息和补给的线路 。 龙泉山南北绵延的山峰 , 串联起来就是行进路线 , 途中最大的标志就是长松山 。 长松山南北两侧各有一处垭口 , 垭口处的气流足以帮助猛禽盘旋上升 , 轻松越过龙泉山的最高峰 。 没有经验的猛禽偶尔会贪图平坝上有水有食物 , 一旦没有气流 , 就会掉下来 , 要等起风时才能飞走 。
爱抓蝴蝶当零食的燕隼
长松山北侧的周家梁子视野开阔 , 是猛禽离地面最近的地点 , 加之盘旋停留 , 因此成为观赏猛禽迁徙的最佳地点 , 每年春秋两季 , 每次持续一到两个月 。 成都观鸟协会猛禽小组连续几年春秋季都在此驻守 , 掌握了很多规律和数据 。
肩上有车灯的靴隼雕
猛禽迁徙的“补给站”
根据成都观鸟协会猛禽小组的观测报告 , 2020年春季 , 共记录到鹰形目21种和隼形目5种 , 其中数量最大的前三种依然是普通鵟、凤头蜂鹰和雀鹰 , 分别为3229、990和318只 。 龙泉山上空还出现了“鹰河” , 短短2个小时内观测到246只猛禽 , 它们浩浩荡荡迁徙而过的景象十分壮观 。
吃饱了的雀鹰
龙泉山可以观赏到的猛禽种类很多 , 包括鹗、秃鹫、灰脸鵟鹰、草原雕、蛇雕、短趾雕、乌雕、黑鸢、靴隼雕、白腹隼雕、游隼、阿穆尔隼、褐冠鹃隼、松雀鹰等 。 这些捕食性鸟类 , 或以蛇、蛙为生 , 或以小型兽类为餐 , 也有的捕食昆虫 。 随着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 , 为它们迁徙提供了良好的补给环境 , 方便它们停下来休息和捕食 。
撞到眼前的凤头蜂鹰
除了观测那些匆匆“过客” , 监测队员还发现了本地的“住客” 。 长松山周家梁子监测点有一对红隼常住此地 , 并不迁徙 , 队员们给它们取名“村长” , 而在长松山雷达站附近活动的凤头鹰夫妇 , 则被亲切地叫为“站长” 。 红隼的领土意识比较强 , 经常出来观察监测队员 , 或悬停 , 或捕食 , 或站在电线上发呆 , 仿佛视察领地 。
会悬停的红隼
古人诗云:“万里长空结队行 , 青山绿水寄衷情 。 南来北往志坚定 , 暴雨狂风心不惊 。 ”猛禽是生态的一面镜子 。 龙泉山上空的猛禽迁徙大通道 , 体现了近年来龙泉山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
【龙泉区|浣花|龙泉山上的猛禽国际大通道】圆滚滚的凤头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文字 胡开全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宋和霄
【来源:成都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推荐阅读
- 成都|乡间四月,春明景秀
- 昆明|喜欢旅游的人,这几个地方不容错过,让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 成都|杭州大清谷:被遗忘的世外桃源,生态极佳,与茶村梅家坞一山之隔
- 成都|华北4省,河北为何无名山?
- 龙泉区|在龙泉山,过诗意烟火的日子
- 成都|昆明又一“高颜值”公园走红,风景不输5A景区,如今还免费开放
- 昆明|为了诗和远方,用10字辞职的女教师,终究还是没能过成梦想的样子
- 宽窄巷子|行摄匆匆 ‖ 我眼中没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