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加减治荨麻疹医案
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皮损表现是水肿性片、块炎症,发痒,中医学称为“瘤晶”、“瘾疹” 。除急性和慢性荨麻疹外,常见的还有丘疹状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划痕症等数类 。
中医辨证论治,认为这是“风邪”所致,故起病迅速,消退也快,游走不定,奇痒 。但风邪往往有兼证,急性的一般有风寒证、风热证之分,慢性的也有虚实寒热,内风、外风之分一般认为中药对急性发作的病人疗效较好,对慢性病人则较差 。
【病案举例】
1.梁氏治疗病例,张某,女,16岁,学生,于1979年12月22日初诊 。6天前气候骤然寒冷而发病 。患者两手背腕关节以上拇指至中指间局部有约9cm×6cm的一片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呈对称性点、片状,红肿、灼热,痒痛搔抓,肢冷,舌质红润,舌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拟用扶阳温化,佐祛风散寒之法治之 。予以:附片30g,细辛6g,防风10g,生姜1块,甘草3g 。水煎服,日服1剂服上方2剂后,痒痛减轻 。守原方再服一二剂 。二诊:痒痛全消,疹块及疹点已退,仅留暗紫色斑痕,两手已温,脉沉细 。后予以:附片30g,生姜1块,甘草3g 。水煎服,日服1剂 。后随访,诸证痊愈 。1980年1月6日因天气骤冷又再度复发,继投以“玉屏风四逆汤,水煎服,2剂而获效,未复发 。
按:本例属冷性荨麻疹,采用扶阳温化祛风散寒法治疗,疗效满意 。冷性荨麻疹的起因是由于肾阳不足,阳虚不能充达四末,亦不能御寒及温养筋脉 。外受寒邪侵袭,以致气血凝滞而发为本症 。所以要以“四逆汤”为主进行治疗,意在用以扶阳祛寒,细辛通彻表里以散寒,防风祛风胜湿止痛 。再度复发时,加投“玉屏风”以增强肌表抗邪之力 。这样,方证相符,故收到较好疗效 。
2.李氏2治疗病例,牛某,女,26岁,995年7月7日初诊 。产后2个月,全身起丘疹10天 。10天前外出采桑淋雨,当晚即见全身泛发丘疹,肌肤奇痒,搔之则色红成片,身倦,头晕,夜间难眠,曾服阿司咪唑和小柴胡汤,不效 。昨日无汗而战,日发数次 。切诊所见:斑片o::压之退色,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虚紧数 。证属:外感风湿,阴寒内盛,治宜温阳解表 。四逆汤合麻黄汤加味,处方:制附子10g(先煎),生姜12g,甘草5g,麻黄10g,桂枝6g,藿香10g,葛根12g,蝉蜕6g,当归10g,大枣10个,葱白5段 。2剂 。药后服小米粥500mL,盖厚衣被而卧 。2日后身倦、头昏消失,斑丘疹大部消退,改用养阴固表之法,处方:葛根15g,知母12g,生地2g,黄芪20g,当归12g,苍术10g,防风10g,柴胡10g,甘草3g.2剂后诸症痊愈 。
按:此病案病因病机为寒盛于内,阳虚于下,故有畏寒肢冷之象,治疗非四逆汤法回阳逐寒不能取效 。方中附子大热有毒,温肾助阳,临 。,,
证用附子,一须对证,二须慎用,制法、煎法、用量、疗程均须严格把握,取效则停 。并以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原方中干姜因嫌其辛烈过,、
【四逆汤加减治荨麻疹医案】猛,临证常以生姜代之 。临证时视兼证而加减,总以温阳救逆而不恋邪、祛邪逐寒而不伤正为原则 。
推荐阅读
- 四逆汤加减治银屑病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鼻衄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过敏性鼻炎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慢性咽炎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失音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咽干症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喉癌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慢性附睾炎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阴缩证医案
- 四逆汤加减治夜游症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