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加减治月经后期医案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 , 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 , 经期正常者 , 也称“经期错后”、或“经迟” 。类似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 。以月经错后、经期基本正常为辨证要点其主要发病机理是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 , 治疗须辨明虚实 , 虚证治以温经养血 , 实证治以活血行滞 。常见的分型有肾虚、血虚、血寒、气滞和痰湿 。
【病案举例】
1.刘某某 , 女 , 29岁 , 1996年11月23日每次月经延后 , 短则40日一行 , 长则2个月一行 。行经期间 , 心烦易怒 , 两乳胀痛 , 口干苦 , 血色暗 , 少腹如裹冰块 , 手足欠温 。不思饮食 , 神情倦怠 。曾多方求治无效 。现月经已40多天未潮 。
辨证:肝脾不和而致经期延后 。
治法:调和肝脾 。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减 。
当归10g , 生白芍20g , 川芎10g , 茯苓10g , 白术10g , 泽泻10g , 益母草10g , 干姜10g 。服上药3剂后 , 月经来潮 , 行经4天 。色较上次来潮转红 , 手足已温 , 饮食转佳 , 原方加减继服3剂后停药 , 后月经按时而至 。以原方继续巩固2个月后痊愈 。
按:月经后期有肾虚、血虚、血寒、气滞和痰湿等证 , 案中患者行经易怒 , 肝气不舒 , 肝气郁滞、阳气不达则手足少腹冷;肝气克脾则不思饮食 。故辨证为肝脾不和 , 与当归芍药散加减 。增益母草加强活血之力 , 增干姜以温阳达郁 。临床上陈氏谨守病机 , 以本方加减变化 , 每获良效 。
2.黄某 , 女 , 34岁 , 1998年10月20日就诊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延后10~15天 , 经色淡而间夹血块 , 行经时有胸胁、乳房胀痛 , 心烦易躁 。平时带下量多 , 色白或淡黄肢体倦怠 , 胃纳不佳 , 大小便少 , 舌苔白质淡嫩 , 脉虚细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月经后期医案】辨证:血虚肝郁脾虚
治法:补血养肝 , 健脾渗湿 , 佐以理气 。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味 。
当归15g , 川芎10g , 白芍10g , 茯苓10g , 炒白术10g , 泽泻6g益母草15g , 鸡血藤20g , 木香8g , 砂仁6 , 甘草3g水煎服 , 日1剂 。守方出入 , 连服18剂而经行正常 。
按:患者行经时有胸胁、乳房胀痛 , 心烦易躁 , 为肝气郁滞之证 , 肢体倦怠 , 胃纳不佳为肝气犯脾之证 , 为肝失不舒、克伐脾脏 , 血虚气滞、水液内停 , 故用当归芍药散调和肝脾、和血利水 , 增益母草、鸡血藤以活血调经 , 木香、砂仁行气消滞 。诸药相合 , 疗效甚好 。
3.王某 , 女 , 37岁 , 2001年10月8日初诊 。自述:经期延后10余天 , 量少、经色发暗、挟有血块 , 四肢瘀胀 , 伴胸闷 , 常欲叹息 , 肢体困倦 , 心烦 , 偶有少腹隐痛1年 。经某医院作血、尿、生化、B超等项检查均未见异常 。诊见:双下肢肿胀 , 膝关节以下按之轻微凹陷 , 舌质淡红 , 苔薄白 , 脉沉细 。
辨证:血虚挟瘀 , 气滞湿壅 。
治法:养血活血 , 疏肝运脾 。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味 。
当归12g , 赤芍、白芍各12g , 川芎12g , 白术9g , 茯苓9g , 泽泻18g , 益母草30g , 泽兰15g , 香附9g , 柴胡9 , 甘草6g水煎服 , 每日1剂 。3剂后症轻 , 2周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 月经来潮 , 色较红 , 血块明显减少 , 嘱每周3剂 , 连服2个月诸症悉除 , 经期正常 , 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
按:患者体虚 , 复因肝气郁滞 , 则血行不畅;肝气克脾 , 水湿内停 。故用放归芍药散加减 , 方中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增柴胡、香附以疏肝解郁 。诸药合用 , 肝脾和调 , 气行血畅 , 则诸症悉除 。
推荐阅读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上环后腹痛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上环后子宫出血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妊娠合并阑尾炎的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妊娠合并坐骨神经痛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更年期浮肿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乳房挛痛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乳腺增生症医案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卵巢囊肿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