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加减治肾病综合征伴胸腔积液医案

肾病综合征 , 简称“肾综”(NS) , 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在许多致病因素下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通透性受到了损伤 , 而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特征之一的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具体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成人:>3.5g/天;儿童≥50mg/(kg·天)、低白蛋白血症(<30g/L)、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脂(俗称“三高一低”)和由于蛋白 。
尿引起的其他代谢异常 。肾病综合征可以继发多种疾病 。中医认为 , 肾病综合征可归属于“水肿”、“腰疼”、“尿浊”等病证的范畴 。
胸腔积液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胸膜腔内液体增多的疾病 , 属中医学的“胁痛”、“悬饮”范畴 。
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健康人胸腔内液体不断地形成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从发病机制来看 , 胸腔积液产生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胸膜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可形成漏出液 ,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 , 缩窄性心包炎 , 上腔静脉阻塞;②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形成胸腔漏出液 , 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变、肾病综合征;③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形成渗出性胸腔积液 , 如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性胸膜炎、结缔组织病、肺癌、胸膜间皮瘤、肺梗死等;④胸膜淋巴引流蛋白功能障碍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 , 如癌肿引起淋巴管受阻;⑤胸膜腔内细菌感染形成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⑥胸膜粘连因自发性气胸而撕裂 , 或主动脉瘤破裂以及外伤产生血胸;⑦胸导管破裂形成乳糜胸
【临床应用】
【麻黄汤加减治肾病综合征伴胸腔积液医案】王氏等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伴胸腔积液 , 药物组成:麻黄、连翘、赤小豆、泽泻、杏仁、葶苈子、大枣、桑白皮、黄芪、白术、生石膏、川芎、赤芍 。咳嗽加枇杷叶;发热咽痛加金银花;热毒较盛者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下肢肿甚加木瓜、川牛漆 。每日1剂 , 水煎分服 。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 。两个疗程后统计效果 , 总有效率66,67% , 效果令人满意 。
【病案举例】
王氏等32观察病例98例NS患者 , 其中男性56例 , 女性42例;年龄19~67岁 , 平均38.12岁;病程7天至13个月 , 平均4.5个月;经B超检查大量胸腔积液(胸水最大前后径8cm以上)31例 , 中等量积液(胸水最大前后径4~8cm)37例 , 少量积液(胸水量最大前后径<4cm)30例 。随机将98例分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各项化验指标差异无显着性(P>0.05) ,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和悬饮:经实验室检验24小时尿蛋白持续在3.5g以上;血清白蛋白在30g/L以下 , 血清总蛋白60g/L以下;血清总胆固醇值在6.47mmol/L以上 。98例均有全身浮肿 , 经B超检查均伴有胸腔积液 。中医辨证属悬饮(肺络不畅)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低盐饮食 , 肾功能正常者可食优质高蛋白饮食 , 口服保肾康、双嘧达莫 , 静滴丹参注射液 , 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给予静滴青霉素 。对照组常规服用呋塞米片和螺内脂治疗;治疗组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 基本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泽泻、杏仁、葶苈子、大枣、桑白皮、黄芪、白术、生石膏、川芎、赤芍 。咳嗽加枇杷叶;发热咽痛加金银花;热毒较盛者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下肢肿甚加木瓜、川牛膝 。每日1剂 , 水煎分服 。10天为1疗程 , 疗程间隔2天 , 两个疗程后统计效果 。观察项目: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浮肿消退情况及查B超观察胸腔积液变化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程标准”悬饮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 , 胸腔积液完全吸收 。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 , 胸腔积液减少 。未愈:症状及胸腔积液均未改善 。统计学处理采用2检验 。治疗组50例 , 两个疗程后浮肿消退 , 胸腔积液完全吸收29例(58.00%) , 浮肿减轻及胸腔积液减少15例(30.00%) , 浮肿及胸腔积液未改善6例(12.00%) , 总有效率88.00% 。对照组48例 , 两个疗程后浮肿消退、胸腔积液完全吸收20例(41.67%) , 浮肿减轻及胸腔积液减少12例(25.00%) , 浮肿及胸腔积液未改善16例(33.33%) , 总有效率66.67% 。两组疗效比较 , 差异有显着性(P<0.05) 。
按:胸腔积液当属中医学的“胁痛”、“悬饮”范畴 。《金匮要略》曰:“饮后 , 水流在胁下 , 咳唾引痛 , 谓之悬饮”本方应用指征为NS伴有胸腔积液 , 无论初发或复发 , 其临床表现有表证或肺系症状 , 中医辨证属肺络不畅、肺气闭塞者 , 均可应用本方加减治疗 , 取其上开水源、下通水腑之功 , 首先宣肺散邪 , 使内舍于肺的邪气得以表解 , 因肺主行水 , 通过肺的宣发 , 水液得以向上、向外输布 , 布散全身 , 外达皮毛;通过肺的肃降 , 水液向下、向内输送而形成尿液生成之源 , 经肾蒸腾化气排出体外 。方中麻黄温宣肺气 , 开发腠理;杏仁、桑白皮助麻黄宣散肺气 , 使上焦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 , 其水可以汗解而消肿 , 或使小便增多而消肿或大便水泻而消肿 , 或有微汗而小便明显增加而水肿消退 , 这与“肺主皮毛 , 肺布津液下输膀胱 , 肺与大肠相表里 , 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 。麻黄用量10~15g , 配生石膏20~30g , 以减缓麻黄的表解作用 , 防其发汗太过 , 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川芎、赤芍、赤小豆、泽泻活血利水;因胸水多以血瘀为前因 , 即唐容川所说“血不利则为水” , 血脉通畅 , 胸水自然消退 , 又可促进炎症吸收 , 减缓粘连与瘢痕形成;黄芪、白术补中益气 , 即有御邪能力 , 又能增强利水功能;连翘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加葶苈子泻肺行水 , 能泻肺气之闭塞 , 攻逐水饮 , 利水消肿 , 《本草纲目》云“肺中水气 , 满急者 , 非此不能除” 。药理研究表明葶苈子有强心平喘利尿作用 , 临床常用30g左右 , 配以甘温之大枣 , 可无任何不良反应 。“善治痰饮者必先行气” , 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 , 宣肺利水可使肺气顺利 , 通过宣肺 , 疏浚水之上源 , 令肌肤开发 , 水道通调 , 能助脾运湿 , 助肾主气 , 司开合 , 助膀胱化气行水 , 则肿自消退由此可见 , 宣肺利水具有“提壶揭盖”之效 。全方诸药配伍 , 相得益彰 , 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 浮肿及胸腔积液减轻或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