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医案
蔡氏治疗患者张某某,男,38岁,2004年3月5日初诊,主因间歇性跛行2个月就诊,感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双下肢发凉,刺痛,麻木,体检双足趾颜色发黑、以左侧为甚,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而涩,西医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期,中医辨证气虚血瘀,治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20g,穿山甲10g,党参20g,丹参30g,每日1剂,水煎服,15剂后行走如常,双下肢麻木刺痛等不适消失,足趾颜色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
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目前病因不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中医多认为气虚血瘀,脉络不通所致,方中重用补虚之品黄芪来益气升阳,又运用大量的通脉活血之品,如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此方体现了“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消” 。
二、输液性静脉炎
近年来,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与输入的药物、输液时间、及输液时的消毒情况有很大的关系,西医疗效不是很理想,而改用古方补阳还五汤加味对输液后产生的静脉炎进行治疗,显效尤佳 。
【临床应用】
莫氏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临床辨证加减桂枝、羌活、威灵仙、桑枝、白酒等祛风和营,消栓通脉,辛散行气之品,疗效显着 。
【病案举例】
莫氏治疗患者陈某,男,42岁,1994年1月23日诊 。右上肢疼痛5天 。患者于1天前因重感冒予输液治疗,输后于第四天右上肢疼痛,活动受限,上肢掌面可见青筋突起呈条索状,经热敷5天症不减 。查右上肢以腕上至腋下皮静脉流向怒张,触及有如竹筷样硬性条索状物,周围皮肤色红,肿胀,灼热,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经服本方加入蒲公英、蜈蚣等3剂而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医案】按:输液性静脉炎是现代医学中临床常见病之一,由液体输入刺激性药物或长期输入液体引起皮下静脉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致使静脉回流不畅,甚至阻塞或局限阻塞 。中医为经脉突起之症,属“痹病”一类,病机多系气血不和,表邪侵袭,络脉凝结,不通则痛 。临床大部分病例表现为沿上肢掌面或背面皮静脉流向出现条索状或血栓样硬性物,病变区呈寒凉性或灼热样疼痛为主要特征 。方用补阳还五汤,系古代用于中风后遗证半身不遂症的名方,加入桂枝、羌活、威灵仙、桑枝等药物益气活血、祛风和营、消栓通脉,再人白酒辛散之品,善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故在应用中收效显着,患者易于接受 。
推荐阅读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缺铁性贫血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血小板增多症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脑梗死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留肢体疼痛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中风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中风偏瘫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脑出血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短暂脑缺血发作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