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回顾开服至今《原神》的角色配队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篇并非攻略向 , 而是回顾向文章 。 作为开服老玩家 , 玩这个游戏也有一年多了 , 也算是经历了风风雨雨 。 所以我打算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 带着大家回顾一下《原神》从发展初期到今日 , 配队阵容上的历史变迁 , 对于萌新玩家来说也算是一次不错的补课体验 。
石器时代·迪卢克的荣耀
在1.0刚开服那会 , 其实并不讲究配队 , 毕竟对于各个角色的特点都还很陌生 , 玩家讨论的焦点基本上集中在节奏榜上 , 谁的输出高谁就是T0 。 所以那个时候卢姥爷凭借着平A输出冠绝全角色的优势 , 成为了无可争议的T0级角色 。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偏颇的强度判断方式 , 导致了在开温迪UP池的时候 , 很多人对温迪的强度判断都出现了偏差(我没有) , 仅因为输出效率差就认为他的强度较低 , 而没有认清辅助的重要性 。
而后来随着一系列小活动开展 , 温迪超强的聚怪作用让玩家可以轻易地打出高分 , 这个时候玩家们才意识到温迪的重要性 , 甚至一度被封为T0级角色 。
然而那个时候温迪池已经关闭 , 让人悔之晚矣 。 这也导致了温迪后面复刻的时候 , 迎来了报复性消费 ,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氪金高峰 。
迪卢克作为当时最受宠的角色 , 自然被研究的也就最多 , 已经有人不满足于他纯火伤的输出 , 而是开始研究元素反应增伤 。
此时才算是开始了研究配队的萌芽时期 , 有研究重云的E技能来辅助迪卢克打融化反应的 , 有想到利用行秋Q技能辅助迪卢克打蒸发的 , 还有研究迪卢克与凯亚相性的 。 但现在大家都知道 , 不管是哪一位搭配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 这也为迪卢克未来的式微埋下了伏笔 。
启蒙时代·双风的萌芽
当大家逐渐从温迪的身上意识到辅助的重要性之后 , 大家也开始反思配队思路的问题 。 要知道那个时候还没有钟离 , “护盾”的作用根本无人问津 , 玩家基本都处于痛并快乐的状态 , 怪物的攻击需要注意躲避 , 否则角色很容易被打出硬直而降低输出效率 , 甚至偶尔还会被一群小怪配合着连击导致血槽瞬间清空 。
这个时候温迪的控怪能力越发体现出其优势 , 所以双风流就这样诞生了 , 配队思路基本围绕着温迪+琴或者温迪+砂糖 , 目的就是要在温迪大招的冷却期内 , 让另一个风系角色接力控怪 , 可以说只要条件允许 , 全程脸滚键盘闭眼打 , 对群无敌 。
当然 , 这里的条件就是不会出现无法被风眼卷入的重怪 。
双风流也算是昙花一现 , 因为后面随着稻妻的开放以及深渊的难度提升 , 怪物韧性和血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这直接导致能被温迪控住的怪越来越少 , 并且双风流输出效率不佳的问题也暴露无疑 。
青铜时代·莫甘娜温
在我看来 , 莫甘娜温这个配队组合 , 应该算是《原神》历史上真正意义上以成熟思路进行组合的配队 , 它可以被看做是双风流被多次改进之后的最终完成版 。
甘雨和温迪的组合远不是一加一大于二这么简单 , 甘雨大招在原本的设计中属于多次单体弱伤的输出方式 , 但当她与温迪结合在一起之后 , 变相地将甘雨的大招伤害集中在了一处 , 从而导致输出方式变成了多次群体弱伤 , 输出效率倍增 , 这弥补了双风流最大的缺点——输出效率不高的问题 。
同时甘雨和莫娜的配合可以将怪物冻结 , 而高韧性的怪物一旦被冻结就很容易被温迪的大招卷入其中 , 从而解决了双风流原本无法吸入重怪的缺陷 。
关键是这个组合还很好地继承了双风流脸滚键盘的特点 , 只要有手就行 , 按照顺序切人EQEQ , 就能轻松无脑解决敌人 , 时至今日这依然是所有配队组合中 , 操作难度最低的一组 。
这个早期配队组合可以说是完美的 , 但随着版本一再更新 , 武力膨胀的逐渐加剧 , 最终还是暴露了对单输出效率低的问题 , 而在深渊这个DPS检测环境中 , 火力不足就是原罪 。
当然 , 莫娜甘温也有继承者 , 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
铁器时代·武力膨胀的开端
《原神》的武力数值膨胀是从1.3坂本开始的 , 因为那一个版本迎来了胡桃与魈这两个角色 。
以牺牲血量为代价换取高输出 , 这个设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
配合钟离护盾以提高生存能力 , 规避扣血缺陷 , 这种正确的配队思路你也很难说它有错 。
这些都没问题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胡桃和魈的出现步子迈得太大 , 一下子就把老角色和新角色的强度拉开了差距 , 中间甚至连一个过渡期都没有 , 曾经的版本之子迪卢克就这样光荣退休了 。
胡行钟配队可以说是自莫甘娜温之后又一经典配队组合 , 胡桃代表了极致的暴力输出 , 行秋则可以完美配合胡桃使其输出变得更加暴力 , 而钟离则用来规避胡桃自身的致命缺陷 。
队伍中始终无法被确定的第四人更像是一种容错区 , 你可以根据环境特点来改变第四人的人选 。
所以哪怕经历了这么多个版本的变迁 , 胡行钟组合依然从未退伍过 , 虽然对群能力不佳 , 但在对单方面依然是无可争议的NO.1 , 在一些特殊的深渊版本中 , 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
黄金时代·国家队的成立
将一群四星角色放到一起 , 强度居然能堪比以五星限定角色为核心的一线队伍 ,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国家队不知从何时起 , 就这样从草根队伍中慢慢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 。
莫甘娜温有对单弱的缺点 , 胡行钟有对群弱的缺点 , 而国家队则不同 , 无论是对单还是对群都一样强势 , 并且在属性克制上也没有明显缺陷 , 泛用性堪称第一 。
【原神|回顾开服至今《原神》的角色配队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我们回过头去看 , 行秋、班尼特、香菱这几个四星初始角色 , 他们的强度或多或少都是超过了设计预期的 , 是在早期设计不成熟下的超模产物 , 所以将他们放到一起 , 不但发生了化学反应 , 更因为本身超标的设计强度 , 整体拉高了一个档次 。
国家队的出现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 , 《原神》真的不是一个以稀有度衡量角色强度标准的游戏 , 策划逼氪的方式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礼包打折 , 上调氪金角色的强度 , 哪怕你不氪金也一样能用国家队愉快玩耍 。 之所以玩家们心甘情愿地掏钱抽卡 , 最大的原因不过是喜欢罢了 。
虽说现在已经没有人还在玩国家队了 , 但国家队却又无处不在 , 在稻妻版本解锁了雷电将军之后 , 国家队正式进化为雷国队 , 它继承了国家队的一切优点 , 同时还优化了队伍的充能环境 , 并且提高了武力输出的上限 , 成为了目前当之无愧泛用性第一的配队组合 。
而万叶的解锁也让公子枯木逢春 , 将国家队改版为万达国际 , 成为了国家队的另一条进化分支路线 。
蒸汽时代·剧变队的昙花一现
在临近2.0版本之前还有一个1.6版本 , 这个版本随着枫原万叶的首次UP , 《原神》的战斗系统迎来了第一次变化 , 所有剧变反应造成的伤害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官方想要力推剧变队的节奏 , 而作为风系角色 , 此时初登场的万叶就这样被推上了剧变队的风口浪尖 。
剧变队的特点就是利用剧变反应创造基本输出之外的额外伤害 , 但有意思的是 , 剧变反应即便得到了加强 , 但因为数值上过于依赖元素精通 , 导致本身的输出力度有所下滑 , 所以总体输出强度并不算太高 , 更多的是靠感电伤害进行输出 。
但实际上手测试才发现 , 由于元素反应存在冷却时间的机制 , 所以感电并不能高频输出伤害 , 所以剧变队始终存在输出上限的问题 。
所以虽然当时剧变队被各种讨论 , 但最终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成熟版本 , 只留下了一个XX武装队的概念 。
或许是因为剧变核心这一误导 , 万叶的强度在当时也被误判了 ,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万叶超强的辅助增伤能力 , 并且跟班尼特的辅助效果不在同一区间是一种怎样的概念 。
总之万叶从此走上了一条与剧变队截然相反的道路 , 与班尼特搭伙成立了经典的万班组合 , 由此带给我们的是褒贬不一的万达国际队 , 以及各种以万班为核心进行辅助的双核阵容 , 比如说三火可莉队等等 。
更重要的是万叶原地低空聚怪的优势是连温迪都不具备的 , 没有一个玩家不觉得万叶的手感棒棒的 。
总之 , 虽然剧变队昙花一现般的式微了 , 可是留下的万叶却是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
电气时代·雷神的威光
如果说1.3版本的胡桃开启了第一次武力膨胀 , 那么雷电将军带来的就是第二次武力膨胀 , 自那以后 , 评价一个新角色的强度就很难不去跟雷电将军做对比——
什么?平A能打出三四万的伤害?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 零命雷神都能做到 。
哎呀别吹了 , 这输出就是被三保一强抬上去的 , 还没雷神开大输出高呢 。
时至今日 , 雷电将军都是唯一一个二命强度堪比其他五星六命强度的存在 , 当然我们从世界观的角度也可以理解这种强度模型上的差异 , 毕竟钟离和温迪这两位神也曾经是引领风骚过的存在 。
雷神的配队也曾经有过百花齐放的组合方式 , 但最终大家的意见被统一了 , 雷国队就是最终定型版本 , 很难再有所改动 。
可以说时至今日 , 从雷国队诞生的那一刻起 , 它就彻底统治了深渊环境 ,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深渊 , 你都能看到雷国队的使用率刷屏 , 自《原神》这个游戏公测以来 , 从未有过这样一个队伍可以统治环境如此长久的时间 。
可是这也就诞生了一个问题 , 玩家们在考虑给新角色配队的时候 , 就不可避免地要把雷国队的存在考虑进去 , 你必须尽可能避开行秋、班尼特、香菱这几个国家队的角色 , 否则拆分掉雷国队反而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
冰河时代·神里永冻流
如果不是因为“莫甘娜”更朗朗上口 , 或许莫甘娜温这个组合在当年被取名为永冻流会更便于理解一些 。
而继承了莫甘娜温组合灵魂的 , 就是目前的神里永冻流 , 尽管队伍成员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
其实自神里绫华初次登场以来 , 这个角色的配队形式就发生过很多变化 , 而且随着新角色的陆续登场 , 队伍也在不断提高强度上限 , 比如心海UP之后 , 就诞生了“神罗万心”的配队组合 , 心海能够利用大招刷新E技能来保证全程挂水 , 同时利用西风女仆来给神里绫华充能 , 使其可以完美循环大招 。
后来申鹤的登场进一步优化了神里永冻流的配队思路 , 用申鹤取代了西风女仆的地位 , 解决了队伍输出强度不高的问题 。 而且因为跟雷国队走的是差异化路线不存在竞争关系 , 因此时至今日的很长有一段时间里 , 雷国队+神里永冻队都是深渊上下层的标配 。
而且跟雷国队不同的是 , 雷国队不善于打大地图 , 它需要靠大招循环才能维持暴力输出 。 而神里永冻流则不同 , 即使不开大招 , 也能通过申鹤与绫华的配合来维持短时爆发输出 , 而这无疑是大地图清理最有效的输出方式 。
结语:
本文写于2.6版本 , 回顾了从开服至今 , 热门配队的变革 。
但是记忆这东西是很容易遗忘的 , 如有疏漏欢迎评论补充 。
我们可以看到 , 配队思路其实一直在进化 , 从“莫甘娜温”到“神鹤万心”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 。
可即便是目前看上去已经很成熟的雷国队和神里永冻队真的就是最终版本吗?也许在将来它们也将面目全非 , 毕竟一潭死水的环境也不是玩家们想要看到的 。
其实从神里绫人的出现 , 我已经看到了未来变化的一些征兆 , 一个全新思路且有强度的队伍组合正在冉冉升起 , 只是还需要一些发育的时间 。
也许当我写第二期的时候 , 已经是4.0版本了吧 , 那时候再回顾 , 说不定还会有不同的感受 。
使用设备:PC/PS5
游戏时间:约1529小时
文章作成时版本:2.6
冒险等级:59
氪金总额:4742
关注
这里是专注原神角色毕业数据测试及强度评价活动攻略的石秋瞳 ,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还不错 , 欢迎转发点赞关注 。
无论本文是吹是踩 , 绝不含任何恰饭成分 , 本人唯一的收入来源仅限平台收益 , 一切都是最真实的个人感受 。
我会持续公开我的个人游戏数据 , 一切内容均出自原创 , 如有雷同 , 它抄我的 。
推荐阅读
- 原神|游戏《原神》,游戏的初衷是放松心情,没有必要太执着
- 原神|吃鸡主播试玩原神入迷,每天都提前下班,超管都看不下去了
- 玩家|原神:机关奇谭难度太高?深渊满星居然拿不满原石,问题出在哪?
- 原神|原神新活动让旅行者练振刀?永劫无间玩家狂喜:这招我最会了!
- 原神|起售仅2799元!Vidda X系列游戏电视普及电竞级游戏体验
- 愚人众|原神最新曝料:2.7系统优化,全新愚人众执行官登场!
- 夜兰|原神:夜兰外观修改,2.7前瞻须弥预告曝光,深渊难度有所下调
- 网游|原神角色剧情篇 白色史莱姆罗莎莉亚 暗夜使徒能否行走在阳光下?
- 旷野|原神:夜兰外观修改,2.7前瞻须弥预告曝光,深渊难度有所下调
- 小游戏|原神:机关奇谭难度太高?深渊满星居然拿不满原石,问题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