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疫情冲击下的电子制造业:工厂封闭管理 应对供应链挑战
在极端情况下如何维持正常生产、积极应对物流挑战,也考验着企业的治理能力和韧性 。进入4月,由于中国多地疫情反复,市场的关注点聚焦到供应链的扰动上 。各界担忧可能受到冲击的行业主要包括汽车、半导体行业等 。本次疫情中心有多地为我国汽车工业重地,比如吉林 。
同时,上海及江苏昆山地区则聚集了多家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 。在极端情况下如何维持正常生产、积极应对物流挑战,也考验着企业的治理能力和韧性 。
文章图片
对工厂封闭管理
就此,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了环旭电子资深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史金鹏,环旭电子是全球前十大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国内多地设有工厂,且客户遍布全球,因而较能反映众多全球化布局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供应链挑战 。
他表示,由于公司在深圳也设有工厂,深圳的疫情率先暴发,工厂自3月13日到3月20日已被封闭过一周,“借鉴深圳子公司的经验,在上海疫情防控升级时,公司位于上海浦东的厂区启动了应急预案,紧急增加生产物料备货,采购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资,为工厂封闭管理提前做好准备 。”
不久后,上海浦东就开始封控 。“公司通过厂区内的封闭管理,超过七成的一线员工坚守工作岗位、共克时艰 。公司首要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及日常生活所需,努力保证生产秩序正常 。但随着封控时长的增加与持续,目前工厂在生产和民生物资上面临的困难持续增加,主要是因为物流供应不足 。”
对于工厂内的员工,照顾好他们的住跟吃是首要任务 。史金鹏表示:“公司在第一时间紧急采购基本生活物资,例如睡袋、睡垫和个人洗漱物品等,以确保厂内每一位员工有安全和比较完善的居住环境 。同时确保员工24小时的用餐和营养需求 。接着厂内紧急设立了热水淋浴洗澡间、洗衣及晾衣设备,增加卫生打扫、消毒频率以及管道清理工作 。”
应对供应链挑战
据采访人员了解,环旭电子是国内电子制造服务行业龙头,其系统级SiP模组和微小化模块引领业界,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真无线蓝牙耳机(TWS)、无线上网设备等,公司在工业电子和汽车电子产品的渗透率也有所提升,下游对接众多海外客户,因而与众多国际化布局的中国企业一样,公司在疫情下遇到了封控时间较长、物流存在挑战、货物交付时间延长等影响 。
史金鹏表示,当前电子制造服务产业供应链方面面临较大困难,如:进口货物(空运、海运)货物堵塞在机场、港口,无法顺利清关提货 。出口空运货物因仓库封控、作业人员减少、航班减少,无法按时出运;国内物流通路受阻,各地对车辆准入加严,跨省运输极其艰难,江浙沪都无法互通,冷链运输车辆更是一车难求 。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找车,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
“公司是浦东新区重点企业,进出口额金额大、产值高,在做好疫情防控和隔离的前提下,政府相关部门也为公司克服物流供应问题给予帮助和支持 。”他表示,“公司有些物料在物流园区运不出来 。公司协调物料原厂直接发货到机场,从机场通关后,能够直接将物料拉到工厂里,减少中间环节 。”
极端情况不仅考验企业的韧性,也考验企业与终端客户的协作默契程度 。史金鹏对采访人员表示:“所幸公司客户稳定,订单确定性强,如果物流问题能够解决,公司面临的材料供应和出货问题应该可以马上得到缓解,实现客户订单的交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目前关键看疫情封控究竟要延续多久 。”
封控时间、运力调度是关键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也采访了其他几家类似的消费电子行业企业以及一些半导体企业,不同企业面临的状况参差不齐 。
据采访人员了解,部分企业并未提前准备,出现了物料不足的情况,既无法采购生产所需的物料,亦无法将所需产品运抵终端客户 。亦有一些企业由于年报准备得较晚,恰逢封控之际,审计师无法当面出具函证、盖公章,目前面临4月30日前无法发布年报的窘境,这也需要企业和证监局等进行积极协调 。
“未来要看封控时间究竟持续多久,即使对于准备充分的企业,如果后续出现物料不足且人员持续无法流动的情况,那就难免会遭遇挑战 。”某半导体企业的负责人对采访人员表示 。
国金证券近期也提及,本次疫情中心又有多地为我国汽车工业重地,比如吉林等 。考虑到吉林疫情缓解较快,一汽-大众、奥迪、红旗等有望近期开工 。但其他一些地方生产则受干扰或影响交付 。此外,上海及江苏昆山地区主要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台积电松江8英寸厂等,因事前准备充分,10多天以来仍维持正常营运,并不严重影响一季度营收预期,但新产品开发可能有延迟 。而部分下游系统公司停工,PCB及载板厂减产都有可能造成瓶颈,让半导体库存增加 。目前原材料(大硅片、化学品、特殊气体)仍大量使用之前的库存,半成品及产品出货转运也不稳定,如果疫情影响时间较长,半导体晶圆代工及封测厂将因缺料可能明显降载 。
【视点·观察|疫情冲击下的电子制造业:工厂封闭管理 应对供应链挑战】多家相关企业的负责人也对采访人员提及,短期内疫情已造成工厂原料物料短缺风险,如果得不到解决,工厂将面临缺料被动停产,造成营收损失和客户订单交付被迫延迟 。此外,当前的供应链“断链”主要是疫情防控造成的货物运输困难和本地供应商停产,相信相关方面能尽快控制疫情,恢复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上海“买菜难”如何缓解?
- 视点·观察|2022年Q1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排名出炉 国产厂商第一
- 视点·观察|创始人纷纷“隐退” 互联网大厂竞相开启新阶段
- 视点·观察|京津冀三地消协倡议:外卖餐饮品应“一餐一封签”
- 最新消息|网信办:多家商业网站平台就打击涉疫情谣言发布公告
- 视点·观察|义乌小商家的物流焦虑:今年快递价格“很贵”
- IT|小鹏汽车回应车主开启辅助驾驶遇车祸:没有保持观察并及时接管车辆
- 视点·观察|脑控新技术:福兮?祸兮?
- 视点·观察|花式“抢菜”背后:叮咚、美团、盒马如何迎新战?
- 视点·观察|顺丰熬过至暗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