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对接!一张座3.5亿元,4名私人宇航员抵国际空间站,最大71岁( 二 )



第二个难点就是航天器在上升和返回过程中的加速度 , 虽然现在已经运用了非常多的技术手段 , 来减小这个期间产生的加速度 , 但是产生的加速度 , 仍然是许多人的身体无法承受的 。
第三点就是人体尺寸结构的差别 。 普通人的身体结构和专业的宇航员是无法相比的 , 他们身体高矮胖瘦参差不齐 , 所以在进入航天飞行的时候 , 发射时使用的座椅、航天服等 , 都需要进行改进 , 不能进行统一管理 。

第四点就是心理因素和身体条件了 , 太空毕竟是一个严酷的环境 , 在太空上 , 只有具备强大的心理才能够及时应对在太空中的一切突发状况 。 而也只有身体素质达标了 , 才能够忍受进入太空前的严苛训练 , 身体素质承受能力够了 , 才能够成功登上太空 。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 , 太空属于真空环境 , 虽然普通宇航员有宇航服和太空舱的保护 , 但受到陨石或者微粒的撞击也会让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 而太空中的高能辐射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

个人太空旅游的条件满足了 , 接下来就是载人航天技术的支撑了 , 所以接下来我们说说现代载人航天的商业化发展 。
商业载人航天载人航天事业最终向商业化发展 , 其实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 就像以前的飞机一样 , 早期的飞机只服务于军事和专业需要 , 但是现在 , 飞机商业化运营 , 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 。

全世界的载人航天从发展到现在 ,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 早期的技术资金 , 全靠国家财政支撑 。 但载人航天技术 , 始终是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的 。 而时间也证明 , 这项技术确实对人类进步有非常大的帮助 。 所以 , 现在许多私人机构也开始对这项事业进行研究 。
航天技术的研究 , 让人类实现了空间通信、卫星通信等 , 而这些在商业上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 现代的航天科技产品也服务于许多受众 。 因此也产生了许多航天企业 , 这些航天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融入经济产业之中 , 如利用“互联网+” , 一个典型的项目就是“互联网+星网”产生的ORBCOMM系统及其应用 。

而这次运载私人登陆太空的“龙”飞船所属的企业 , 也是私人运营的商业化航天公司 。 这家公司就是Axiom Space , 而这次除本公司人员Mike Lopez-Alegria外 , 三位太空旅游者需要支付的3.5亿收费也是评定后的正常收费 , Axiom Spacegongsi 公司并未狮子大开口 。
Axiom Space的总裁是Michael T. Suffredini , 他曾担任国际空间站建设项目主管 , 是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人物之一 , 而退休之后 , 他仍然热爱载人航天事业 , 因此筹备了这家公司 , 致力于“普通人”也能登上太空 。

而像Axiom Space这样的私人航天公司 , 全世界各国都有 , 并不只有这一家 , 所以航天商业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 , 是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 。
另外 , 载人航天的成本高昂 , 时代经济一直在前进发展 , 如果一直依靠国家财政 , 支撑人类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并不现实 。 想要让载人航天事业走得更长远 , 也只有让航天走上商业化道路 , 制造可持续发展运营的航天载人发射业务 , 从而推动航天产业发展 , 降级后续航天事业成本 , 实现航天事业持续发展 。

最后 , 小编想说 , 非专业宇航员进入太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 在2001年 , 美国人丹尼斯·蒂托花费了两千万美元 , 以第一个“普通人”身份乘坐联盟号飞船进入太空 。 而在未来 , 随着航天商业化进程加速 , 航天技术越来越先进 , 相信我们的航天事业能走得越来越远 , 以后 , 也会有更多的“普通人”登上太空 , 进行一场浪漫的太空旅行 。


参考资料:
太空旅游:太空经济新引擎.黄志澄.中国航天.2021-09-15
太空微重力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钟国徽; 李玉恒; 凌树宽; 李英贤.生物学通报.2016-10-20
【成功对接!一张座3.5亿元,4名私人宇航员抵国际空间站,最大71岁】航天商业化发展的新兴产物——太空旅游业.赵爽.卫星应用.2012-12-31
作者:斯薇 校稿编辑:小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