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小儿肾炎医案

小儿肾炎一般指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疾病 。多发生于学龄儿童,6~9岁最为常见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但是肾炎的发病并不是细菌或病毒直接损伤肾脏而发生的炎症,而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体内产生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肾脏损伤而致病 。
【病案举例】
1.患儿,男,8岁 。起初患中耳炎,继而发生肾炎,全身水肿,呼吸困难,发热 。投予小青龙汤,服用2次后,小便量显着增加;服用4日后,发生水样下痢,浮肿急骤消退,数日后痊愈 。
【小青龙汤加减治小儿肾炎医案】2.姬某,男,5岁,1955年8月29日就诊 。其父代诉:在12天前的早晨,发现眼胞稍肿,两天后,眼胞肿稍退,头面部肿起,随之眼胞复肿,并继续加剧,后肿及足腿腹手,小便减少,食欲减退,微热,稍有咳嗽 。曾注射青霉素和服中药无效 。检查:身体发育正常,头面部均高度浮肿,几乎不能睁开,腹部肿胀,脐已突出,四肢浮肿,脚踝部、手、面尤甚,面部呈萎黄色,体温37.8℃ 。化验:白细胞7×10/L,中性粒细胞0.61,淋巴细胞0.36,酸性粒细胞0.03,尿蛋白(++),脓球(++),红细胞(+),颗粒管型(++),透明管型(+) 。初诊意见:急性肾炎 。处方:麻黄2.5g,茯苓皮10g,大腹皮10g,冬瓜皮12g,生姜皮2.5g,川黄连2.5g,金银花12g,黄柏6g,泽泻12g,海金沙6g,甘草梢6g,水煎服,2剂 。肿消大半,小便量增多,继续用上方加减,2剂,浮肿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未再服药 。
3.陈某,女,18岁,学生,1985年4月27日初诊 。遍身浮肿,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干呕无汗,咳嗽吐稀痰,呼吸喘促,胸闷不适,不思饮食,口不渴,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紧此乃春季野游,劳乏伤气,渴饮冷水;又值天气骤变,衣薄感受风寒,外邪袭表,内舍于肺,肺气上逆,则作咳喘 。胸闷不渴,系阴霾凌空,水饮荡漾 。用小青龙汤原方加白术15g,温里解表,化气行水 。连服5剂,其病告愈 。
按:小儿肾炎属于“水肿”的范畴,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涉及脏腑较多,但其本在肾 。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滞不行,以致肢体浮肿不退 。水湿内聚,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湿日增而无出路 。治疗上服用可解表逐饮的小青龙汤,使小便畅,水有出路则水肿可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