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的实际权利人 慈禧太后
在我国历史上 , 有一些太后掌握着足以和皇帝匹敌的权力 , 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女强人” , 她们有的为了辅佐幼主尽心竭力 , 甚至亲自上阵垂帘听政 , 但也有的挥霍权力以满一己之私 , 以至祸国殃民 , 但不管后世评判她们功过几何 , 她们都在史书中留下了传奇的一笔 。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 , 清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
清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 , 叶赫那拉氏 , 咸丰帝的妃嫔 , 同治帝的生母 。实际统治者 。
【清朝晚期的实际权利人 慈禧太后】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 , 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 , 称圣母皇太后 , 上徽号慈禧 。随后 , 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 , 诛顾命八大臣 , 夺取政权 , 形成“二宫垂帘 , 亲王议政”的格局 。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 , 史称同治中兴 。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
1875年同治帝崩逝 , 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 , 年号光绪 , 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 , 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 , 开始独掌大权 。
1889年归政于光绪 , 退隐颐和园;1898年 , 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 ,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 囚光绪帝 , 斩戊戌六君子 , 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 , 实行清末新政 , 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
1908年 , 光绪帝驾崩 , 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 , 即日尊为太皇太后 , 次日(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 , 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
慈禧死后 , 定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 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 , 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 , 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的谥号 。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 , 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 , 政治手腕堪称干练 , 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 , 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 , 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
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 , 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 , 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 , 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 , 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 , 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 , 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 , 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
但与此同时 , 在个人的人格方面 , 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相当残忍 , 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 , 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 , 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 , 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 , 亦相当高压严峻 。
从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 , 慈禧当政的结果亦受到不少负面评价 , 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 , 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 , 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 。
此外 , 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 , 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 , 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 。慈禧的执政及决策 , 于此二事件之发生 , 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
推荐阅读
- 拥有百年历史的戏剧:河南坠子经典曲目
- 独一无二的鼓词剧目:陈十四娘娘传奇
- 相声界的师承辈分,相声界的那点事
- 粤剧帝女花剧情介绍,粤剧帝女花的清帝是指皇太极
- 送钢笔的含义
- 历史有名的乞丐 悲剧英雄乔峰
- 孔子孟子的生平事迹主张思想
- 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做好这些事
- 用欢和笑组成的成语有那些
- 颜色各异,形象各异的川剧脸谱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