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的起源,湖南花鼓戏的历史
湖南花鼓戏 , 大家可能都看过 。但是对于很多人还是对花鼓戏文化特别的陌生 ,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 , 大部分不会去关注这类的戏剧 。但还有些人会关注着这方面的内容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湖南花鼓戏的来源吧 。
花鼓戏的简介:
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 。作为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 。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 , 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 , 音乐曲调三百余支 。
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 。曲调活泼轻快 , 旋律流畅明快 。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 , 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 , 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花鼓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湖南花鼓戏的起源:
源出于汉族民歌 , 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 , 金鼓喧阗 , 自初旬起至是夜止” 。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 , 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 。
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 , 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 , 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 , 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 , 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 , 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 。从声腔和剧目看 , 初期以汉族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 , 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 。
后来 , “打锣腔”与“川调”传入 , 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 , 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 。这样 , 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
早期的花鼓戏 , 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 , 农忙务农 , 农闲从艺 。光绪以来 , 这种班社发展较快 , 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 , 艺人近200人 。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 , 也有收徒传艺的 , 称“教场”或“教馆” , 每场数十天 , 教三、四出戏 。
过去 , 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 , 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 , 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 , 进入城市剧场公演 。据1981年统计 , 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 , 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1957年 , 湖南省艺术学院成立 , 设有花鼓戏专科 。
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 , 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 , 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 , 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 , 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 。
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 , 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 , 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 , 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 , 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 。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 , 他们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 , 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 , 来创造、丰富了花鼓戏曲调 。
所谓“变手法” , 是转调与变奏的结合 。“改尾巴”、“换骨头”是改变调式和骨干音 。“翻上去”、“落下来”是音程上下移位 。“把板眼扯烂或挤拢”就是节奏扩展或压缩 。同时 , 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 , 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
湖南花鼓戏的传统曲目:
各地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 , 总计约400多个 , 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 , 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 , 语言生动 , 乡土气息浓厚 。1949年后 , 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 , 不但整理了《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 , 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 。而《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
解放后 , 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 , 湖南花鼓戏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 , 挖掘、整理和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 , 其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等 。
【湖南花鼓戏的起源,湖南花鼓戏的历史】【结束语】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 , 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花鼓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推荐阅读
- 腾讯王卡只要腾讯所以应用及游戏的都免流量吗? 腾讯王卡在哪些应用免流量
- 川剧变脸揭秘,神秘川剧变脸原理
- 湖南最出名的腐乳 美味佳肴
- 湖南蒸腊鸡怎么做 湖南蒸腊鸡做法
- 北纬30度经过湖南哪些地方
- 芙蓉镇在哪个地方
- 关于腊鱼腊肉的来历
-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传承意义
- 怀化在湖南哪里啊靠近哪几个省
- 梆子戏的一支:曹州梆子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