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企业怎样加强管理
1、严格控制总量 , 防止过度投放 。
(1)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和各家共享单车投放公司相互之间达成协议 , 限定在当地停车区域内共享单车的总量 , 防止投放过于泛滥 。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 根据不同地区的单车使用量做出科学的投放 , 避免出现有的地方单车堵塞通道 , 有的地方无车可用的现象 。
(2)对于不执行当地政府出台《共享单车管理标准和规范》 , 或者执行不力的共享单车平台 , 减少和限制其投放总量 , 直至勒令退出本地市场的处罚 。既作为惩罚性手段 , 同时也作为调控总量的手段 。
2、科学合理布局 , 规划停车区域 。
(1)要划分区域作为共享单车的免费停车场所 , 如在公交车、地铁和居民区周围 , 作为共享单车专区专用的固定停放场所 。既要禁止共享单车停放在专属区域之外 , 也要禁止其他车辆或者其他物品占用共享单车停放区 。
(2)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可供停车的区域进行数据统计 , 结合企业的运营数据 , 针对共享单车的数量和分布 , 配套增设车辆停放点和指示牌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区、地铁口等需要交通转换的地方提供更多的停车位、建多层停车位 。
3、整合现有资源 , 提高管理效率
(1)政企联动 , 加强用户管理 。应采取企业管理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 充分调动现有社区管理资源 , 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与企业合作加强宣传教育 , 引导市民规范停放 。
(2)警企联动 , 改进执法方式 。对乱停放的车辆 , 目前执法部门单纯采用扣车方式处理 , 没有将责任落实到违规停放的用户身上 。对此 , 可以采取警企联合执法的方式解决 , 由企业开放数据端口 , 将用户违规停车的信息提供给执法部门 , 对违规用户进行惩戒 。
(3)企业作为产品投放者和经济获益者 , 就应该提供配套的管理和后续服务 。不能仅靠线上调度自然优化 , 还需要加大在线下投入和管理 , 在保证停车秩序的前提下 , 维护车辆 , 更好地提供出行环境 。建立车辆维保服务制度 , 并负责停放秩序管理 , 组织专门的线下运营团队进行车辆维保、规范停放工作 。施行谁家的单车谁家负责 , 当日必须归位 。如果发现没有及时归位 , 政府要对共享单车平台进行问责和处罚 。
(4)所有共享单车要安装定位系统 。要运用技术手段 , 在所有的共享单车上安装定位电子锁 , 在停车地点安装智能电子停车牌 , 当使用者停放在禁停区域 , 能够提醒和指导使用者将车停放在指定区域 , 超过时限仍未移动车位 , 在APP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并扣除信用分 。
(5)配合企业在停放点设置电子围栏 。电子围栏有两种模式 , 一种是虚拟围栏 , 即车辆运营方根据政府划定的停车区域 , 在后台设置停车范围 , 车辆停放一旦超出划定范围即可被后台侦测到 。另一种是硬件围栏 , 即在划定的停车区域四周安装传感器 , 在现有技术无法精准定位车辆的情况下 , 辅助后台定位 。需要政府在停车区域的划定、硬件的安装、企业之间的协调等问题上给予配合和支持 。
4、实行制度对接 , 落实惩戒机制 。
(1)政府应明确责任主体并制定相关规定 , 在制度上对共享单车进行管理 。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 把管理共享单车的办法制度化、公开化、硬性化、指标化 。
(2)政府征信部门与企业信用管理实行制度对接 , 落实惩戒机制 。将政府网格化巡逻管理部门与企业信用分制度对接 , 完善企业信用分收集 。将共享单车用户的信用数据纳入社会征信体系 , 从根本上提高用户的违规成本 , 改善违停状况 。
(3)共享单车平台也可通过运营模式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规范 , 比如建立信用分机制 , 将不合规则的停放与信用分挂钩 , 并给予适当的惩罚 , 情节严重或者屡次违规者可停止对其进行服务 。
【共享单车企业怎样加强管理】以上就是关于共享单车企业怎样加强管理的相关内容介绍了 , 通过以上的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 , 希望对大家有用 。
推荐阅读
- 工程监理等级划分
- 国有企业的职工有哪些权利
- 国有独资和国有企业一样吗
- 企业股权变更是否需要交税
- 商务服务包括哪些
- 商业折扣的会计分录
-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基本程序是什么
- 国有企业工会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 合营企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核算
- 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