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A股五次牛市,作为炒股主力是怎么回事?仅娱乐参考( 二 )


为了提高投资业绩 , 很多投资人都在认真钻研着有关投资的理论、探索着有关投资的技巧、总结着有关投资的规则 , 无疑 , 这些都是有益的 , 但我感到 , 长期地看 , 要提高自己的交易绩效 , 最根本的还是要持续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心性!交易的宝藏不在外在的书本上 , 交易的宝藏不在别的什么高手那里 , 甚至 , 交易的宝藏也不在市场中间 , 交易的宝藏其实是藏在我们自己的内在当中!是啊 , 我深深地相信 , 是性格而决不是什么其他最终决定着我们的长期交易绩效 , “稳定的性格决定着稳定的交易成绩” , 而“改变自己的内在 , 外在的境遇迟早会随之改变”!
或出于对金钱的追逐 , 或基于对奥秘的探索 , 自从有了投机市场 , 人们就一直在孜孜地追寻:如何才能正确地预测市场趋势?通过探寻 , 人们将分析市场趋势的方法大致归结为两大类 , 一曰基本分析 , 二曰技术分析 , 当然 , 由于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运行环境 , 因此 , 这两类方法在不同的市场运用起来也就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特征 。
作为市场实战交易者 , 我也曾沉湎于这两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自我总结 , 并由此深深地感受到这种努力对市场交易的帮助(如政策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市场整体格局和交易战略进行把握 , 而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则常常可以在敏感的时间和敏感的位置提醒交易者“市场趋势或许会发生改变”) , 但是 , 市场的交易实践却也使我自己得到一个这样的个人结论:“对市场走势特征的观察与感悟 , 是进行趋势预测和交易布局的更加有效的方法” , 因为 , “市场走势特征”常常在更客观、更实在、更直接、更具体地诉说着市场的趋势方向 , 相反 , 我个人却感到:基本分析“长于战略而短于战术、精于全局整体的布局而拙于具体进出的安排” , 而“波浪理论与江恩理论测市”尽管大师辈出 , 但由于其立论基础“自然法则”是基于“市场之外”的玄妙因素 , 这就使我只敢将它们作为趋势预测和市场交易的辅助工具 , 而不敢作为自己进出市场的决定性依据!

如果说传统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当于培养武术中剑手内功的话 , 那么 , 对“市场走势特征的观察与感悟”则更多地决定了剑手出剑与防守的技巧、角度、方向、力度等更具体更实际更临战的内容 。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炒手 , 需要我们多方位、多角度地磨练自己 , 而“对市场走势特征进行观察与感悟”无疑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敏捷、更加客观、更为实际、也更有战斗力!
或为长期的思维习惯所固化 , 或为过强的自我意识所作用 , 我们习惯于对事物作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 , 我们甚至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事物演变结果的判断力想象为“无所不能” , 我们不习惯坦然地自然地承认自己某些时候对事物判断的“无能为力” , 当我们对事物的演变结果、对市场的具体趋向无甚把握的时候 , 我们羞于真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尽管 , 相对于神秘自然的诸多奥秘、相对于神奇市场的难解诡秘 , 作为芸芸众生的你我他 , 我们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有着太多的“不知道” 。
无疑 , 这种“无所不能”的的思维错觉或意识幻觉 , 的确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精神“愉悦”或情感“满足” , 甚至 , 还可以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种程度的短暂“信任” , 但是 , 作为一个实战交易人 , 真正发乎内心自然地坦然地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某些时候的“无能为力”和“认知局限” , 对市场交易的实际结果却大有裨益:
清醒地认识这种“认知局限” , 常常可以有效地防止我们轻率地对市场作一个“非此即彼”的草率判断 , 从而可以使我们时刻对市场保持一种“中性的情感” , 而不至于让自己原有的观点“异化”成为自己对市场作出进一步判断的“情感障碍” , 如此 , 我们就可以以一种更加灵活的心态来面对市场演变 , 不至于使自己陷入“死多”或“死空”的尴尬境地;清醒地认识这种“认知局限” , 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我们市场交易中的“赌性”成分、减少“噪声交易”的出现频率 。
如此 , 我们就可以更深刻、更有效地认识和实践“看不懂就不做”这一市场交易的基本戒律 , 我们的交易就会因此而更加“有的放矢”、更具良好的纪律性 , 那种“频繁进出市场而盲目交易的状况”就将和我们渐行渐远;清醒地认识这种“认知局限” , 更可以使我们时刻以真正谦虚谨慎的正确心态对待市场、对待别人 , 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在市场潮起潮落的循环轮回之中时刻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定稳固的清凉心 , 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更加严格地正视自己交易中的缺点和不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