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提到相对论 ,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你可以不了解相对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 , 但你肯定听说过相对论 。
而提到相对论 , 又不得不提到爱因斯坦 。 如今相对论基本上与爱因斯坦划上了等号 , 爱因斯坦之所以如此伟大 , 主要也是因为相对论 。
但如果你真的详细了解了相对论诞生的前世今生 , 就会明白 , 在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 , 其实有好几个物理学界的大佬已经触摸到了狭义相对论的精髓了 , 比如说庞加莱 , 洛伦兹等人 。
尤其是洛伦兹 , 他已经提出了洛伦兹变换 , 还有尺缩效应 , 距离狭义相对论就差“一层窗户纸”需要捅破了 , 可惜“造化弄人” , 由于洛伦兹“紧抱”以太的概念不放 , 最终与狭义相对论失之交臂 。
可以说 , 即使没有爱因斯坦 , 洛伦兹等人也会很快提出狭义相对论 。 甚至科学界有些科学家认为就是洛伦兹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 虽然这种观点不被大众认可 , 但可以看出洛伦兹距离狭义相对论有多近!
而且 , 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 , 洛伦兹变换被引入 , 作为一个非常很重要的方程 。
下面一起简单回顾下洛伦兹与狭义相对论的“恩恩怨怨” 。
其实 , 与爱因斯坦一样 , 洛伦兹也发现了牛顿经典理论与麦克斯韦方程组之间的矛盾 , 主要矛盾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推导出来的“光速不需要参照系”(也就是后来的“光速不变原理”) , 而牛顿经典力学强调任何速度都需要有参照系才有意义 。
牛顿经典力学统治了物理学界几百年了 , 而麦克斯韦方程组又是如此优美如此伟大 , 洛伦兹谁都不敢“得罪” 。 也是洛伦兹开始“左右逢源” , 开始为调和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方程组而努力着 。
而“以太”的概念是最好的调和者 。 不过“以太”概念的提出非但没有成功调和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方程组 , 反而在后来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 。 况且之后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证明了以太是不存在的 。
如此一来 , 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就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了:两者其中之一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 。
但牛顿经典力学的统治力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实在太强悍了 , 在物理学界大佬的心里面是不可动摇的 。 于是洛伦兹开始“变着法”地协调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方程组 , 他把光看做在静止的以太中传播的一种特殊情况 , 如果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 。
后来也真的遇到不少问题 , 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对速度问题 。 在牛顿力学绝对时空观中 , 两个速度可以直接叠加 , 比如说你我分别以5米每秒的速度反向奔跑 , 我们的相对速度就是10米每秒 。
其实这种速度叠加用物理学术语表示就是“伽利略变换” 。
但是一旦速度达到亚光速 , 比如说你我的速度达到0.6倍光速 , 那么按照伽利略变化 , 我们之前的相对速度就应该是1.2倍光速 , 已经超过了光速 。 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表明光速是宇宙最快的速度 , 而且光速是不变的 。
为了调和这种矛盾 , 洛伦兹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物体在高速运动中长度(空间)会缩短(其实就是尺缩效应) , 从而避免了相对速度超越光速 , 同时还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变换:
通过上面公式可以看出 , 伽利略变换就是洛伦兹变化的特例 , 在低速世界的近似值 。
自始至终 , 洛伦兹都不愿意放弃“以太”的概念 , 都在试图调和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方程组之间的矛盾而努力 。 如果洛伦兹早点放弃以太的概念 , 他将代替爱因斯坦首次提出狭义相对论 。
而爱因斯坦更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善于打破传统 , 在于他那颠覆性的思维方式:以太的概念本来就是假设的 , 还带来如此多的麻烦 , 为何不用“奥卡姆剃刀”直接把它“咔嚓”掉呢?
推荐阅读
- 杜霍夫利诺夫爆料!美生物实验室:在研究“中国人数据”
- 韦伯望远镜需要怎样的环境,它是如何工作的,为何要在拉格朗日点
- 转基因益生菌保护肠道微生物群,并降低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的可能性?
- 科学家发布惊人理论: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真是活的?
- 太阳系,存在过另一颗恒星?第二个太阳和九号行星也许真实存在
- 困扰人类多年的问题:宇宙之外是什么?科学家给出了答案
-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三级文明会存在?我们的宇宙容得下三级文明?
- 地球上最长的闪电有多长?科学家:可以跨越两个日本
- 火星排水沟?毅力号发现似曾相识的痕迹,并非第一次拍到类似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