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精神分裂医案、配方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属中医学癫狂范畴 。其中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而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 。因两者在临床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以癫狂并称 。癫狂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引起痰气郁结,或痰火壅盛从而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闭塞心窍,神机逆乱 。其病变在肝、胆、心、脾 。病理因素多为痰、气、火、瘀,四者常相互兼夹、相互影响,且以气郁为先本病初起多为实证,病、 。、
久则多虚实夹杂 。多有家族史、脑外伤史情志内伤史(忧愁、悲哀、焦虑、恐惧、愤恨、志意不遂、人事怫意、突遭变故)等 。癫狂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其发病不受性别、文化、地区、种族之影响,多发于青壮年,约半数在20~30岁发病 。
【临床应用】
林氏76等以加味龙胆泻肝汤联用小剂量氯丙嗪治疗心肝火盛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55例,中药处方:龙胆草、黄芩、栀子、麦冬、木通、车前子(包煎)、泽泻、大黄各10g,柴胡6g,生地黄12g,黄连5g,龙齿30g,甘草8g 。每天1剂,水煎服氯丙嗪:每天2次,早25~75mg,晚75~200mg,4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用氯丙嗪,用量按病情需要从100mg渐渐加至每天400~500mg,分早、晚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 。结果治愈率为29.1%,明显优于单独服用氯丙嗪者 。
【病案举例】
1.徐某,男,40岁 。1993年6月12日初诊 。精神失常5年,每年发病1次,抑郁和兴奋交替出现 。近因儿子定婚未成,旧恙复发 。
精神抑郁,多卧少动,悲观厌世,不愿见人,寡言少语,通宵难眠,不承认有病 。舌淡、苔厚稍腻,脉弦 。中医诊断:癫证(湿郁肝胆型);西医诊断:抑郁性精神病 。治以清泻肝胆,祛湿开窍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处方:龙胆草6g,焦山栀3g,柴胡9g,生地10g,车前子(布包)15g,泽泻15g,木通10g当归9g,黄芩3g,茯苓20g,蒲9g,炒枣仁30g,合欢花30g,甘草6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面带笑容,主动言语,睡眠安静,精神尚好 。舌淡红、苔厚腻,脉弦 。守前方10剂 。2年后随访,病未发作,一切正常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精神分裂医案、配方】2.张某,男,24岁 。1994年12月20日初诊 。10天前初见情绪低落,不愿干活,食欠规律,呆坐少语;近3天突然行为暴烈,走坐不安,面部红赤,两目怒视,骂不休,夜间不眠,有时伤人毁物,躁动不安,3天后安静不语,呆如木鸡,刻板样动作,不承认有病 。
大便干,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 。中医诊断:狂证(肝胆火旺型);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张型) 。治以清肝泻火,安神定志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处方:龙胆草30g,山栀15g,黄芩10g,大黄(后下)15g,生地30g,当归12g,木通9g,柴胡10g,香附10g,炒枣仁30g,远志9g,甘草6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
12月25日二诊:前2剂需灌服,后3剂主动服下 。服药后每日泻下大便3次,精神好转,夜能入眠 。脉弦,苔微黄 。上方去大黄、生也,再服5剂 。药后精神尚好,情绪稳定,睡眠安静,言语基本正常,二便正常,自觉全身乏力 。舌淡红、苔白腻,脉弦 。以逍遥散巩固疗效,每日2次,每次1袋 。经随访1年,精神病未复发 。m按:精神分裂症属中医学“癫狂”范畴,多系七情过度,影响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致 。肝为刚脏,七情郁结最易伤肝,肝火暴张,上扰心神而生癫狂 。或肝木乘脾,脾失健运,湿邪内阻,久则化火,上扰神明亦生癫狂 。故精神病的治疗,治肝尤为重要 。故龙胆泻肝汤加减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 。火热同性,痰湿同居,孰轻孰重,药量有异 。火热旺盛,重用龙胆草1530g,生栀子10~15g,清泻肝胆火热;湿蕴日久,化生火热,故以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引火从小便而出;肝经火旺,一清一利,阴血受损,用当归、生地益阴养血;柴胡、黄芩疏肝清热,并以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共奏其功 。湿重于热者,重用泽泻15~30g,利水渗湿,清热泻火;车前子10~20g,利水清肝 。湿热并重,龙胆草、泽泻用量并取15~30g,重在清泻肝火,利水渗湿 。气血有盛衰,脏腑有虚实,兼证不统一,使用本方必须灵活变通,随证加减 。
推荐阅读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郁证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膈肌痉挛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高热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偏头痛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磺胺类药物过敏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失眠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白塞病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痛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痛风性关节炎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