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耳前痈医案、配方

耳前痈(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一、二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 。主要表现为耳前有一瘘孔 , 平时无症状 , 继发感染时则局部红肿疼痛 。反复感染破溃后可形成瘢痕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耳前痈” , 龙胆泻肝汤对于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耳前痈医案、配方】【病案举例】
覃某 , 女 , 27岁 。1993年5月6日初诊 。患者右耳前有一胎生瘘管 , 于10天前自用手挤压管内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后 , 局部迅速肿胀疼痛 。在外院诊断:右耳前先天性瘘管继发感染 。经青霉素肌注及口服螺旋霉素6天 , 肿胀愈甚 , 疼痛加剧 , 波及右侧头部 , 右上眼肿胀 。伴发热 , 烦躁 , 口苦咽干 , 胁胀满 , 白带量多 , 大便干结 , 小便短赤 。查耳前以耳轮角为中心漫肿、充血如核桃大 , 中心部有点状脓头 , 按之有波动感 , 颞部及右上睑软组织肿胀且有触痛 。舌质红、苔黄厚腻 , 脉弦数 。实验室检查:WBc16.0×10/L,N0.80 , L0.20.中医诊断:右耳前痈 。西医诊断:右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 脓肿形成 。治疗:即行局部切开排脓 , 放出黄色黏稠脓血性分泌物约10ml , 同时将耳轮角根部皮下屡管内白色豆渣样搔刮清除 , 脓腔内放置雷夫奴尔纱条 。中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 , 黄芩10g , 栀子10g , 当归10g , 炙穿山甲10g , 皂刺10g , 柴胡10g , 泽泻20g , 车前子20g(包) , 生甘草10g , 败酱草10g.3剂后 , 肿胀明显缩小脓性分泌物减少 , 疼痛大减 。配合每日换药 , 并于上方去栀子、炙穿山甲 , 加黄芪、生白术 , 调治1周后痊愈 。
按:胎生瘘管继发感染 , 形成脓肿 , 中医即可按疮痈论治 。耳与肝胆关系密切 , 本例耳前痈伴见口苦咽干 , 两胁胀满 , 白带量多 , 证属肝胆湿热 。故药用龙胆泻汗汤清肝利湿 , 配合局部切开排脓 , 而获应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