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流行性结膜炎医案、配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流行性结膜炎医案、配方】流行性结膜炎
流行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腺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眼病,一般在春季可造成流行 。它能够通过手、公用毛巾、脸盆,或是游泳时通过被污染的水等造成接触传染 。其临床表现为眼睛内部有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多,视物模糊,发痒,怕光,流泪,疼痛,严重时会发生角膜溃疡,造成视力极度下降 。故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针对病证可选用适当中药方剂进行加减治疗 。
【临床应用】
潘氏2等报道,以龙胆泻肝丸治疗流行性结膜炎340例,用龙胆泻肝丸6g,每日3次,连服7~14天,同时用0.1%利福平眼药水和0.1%羟苄唑眼药水交替滴眼,0.5h/1次结果:痊愈282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86.2% 。王氏(3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辨证属里热壅结引起本病者,治以泻火通腑,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加减治疗,效果颇佳 。罩氏4运用本方加石膏治疗流行性结膜炎83例,若结膜充血红肿者加赤芍、丹皮,结膜下出血者加桑白皮、桔梗,尿黄者加栀子、淡竹叶 。外用4%吗啉胍和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睡前涂金霉素眼膏 。结果:全部治愈 。
【病案举例】
1.胡某,女,30岁 。1999年8月16日初诊 。目赤肿痛,流泪畏光,口苦咽干4天 。西医诊断为流行性结膜炎,西药治疗2天无效 。舌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一派肝胆湿热之象治宜清肝泻火,利湿清热 。以龙胆泻肝汤加味:柴胡、龙胆草、木通、泽泻、栀子、车前子(包煎)、当归、薄荷各10g,黄芩、生地各12g,银花、菊花、木贼草各15g,日1剂,水煎,温服2次外用黄连10g,以水100ml煎取50ml,用两层清洁纱布过滤后滴眼,每2小时1次 。用药3天,诸症痊愈 。
按:流行性结膜炎又称病毒性结膜炎,易接触传染而导致流行 。
中医学称之为“天行赤眼”,乃时热湿毒循肝胆经脉上犯目系所致 。
故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湿热 。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银花、菊花、木贼草清泻肝胆实火以凉目;木通、泽泻除肝胆湿热;生地凉血滋阴养肝,兼防苦寒化燥;柴胡、薄荷引药肝以明目;外用黄连能直接清除热毒 。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奏效 。
.2.李某,男,38岁,农民 。2000年3月4日初诊患者双目红肿灼热,疼痛流泪,畏光羞明,发痒,眦眵增多,口干苦,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略燥,脉弦数,证属肝胆实火循经上逆,治宜泻肝胆实火,佐以凉血散瘀、祛风止痒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丹皮、车前子(包煎)、荆芥各10g,当归、生地、赤芍各12g,木贼、甘草各6g,蝉蜕4g,蒲公英15g,2剂水煎服 。二诊:双目红肿疼痛大减,诸症明显好转,前方去荆芥,加蒺藜10g,进2剂,目疾除,病告康复 。6
按:肝藏血,开窍于目,肝之经络上布于目本例暴发赤眼是属于肝胆之实火循经上逆而发 。故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泻肝胆之实火,加入丹皮、赤芍合原方中生地、当归凉血散瘀,荆芥、蝉蜕祛风止痒,木贼、蒲公英清热明目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药证合拍,故收全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