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加减治慢性鼻窦炎医案、配方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之后,但牙源性上额鼻窦炎可慢性起病,部分筛窦炎也有开始即呈慢性者,该病可单发于某一窦,但常为多发性 。本病可以归属于中医学“鼻渊”的范畴 。
【临床应用】
周文茹等20以玉屏风散为主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4例,并与西医治疗组对照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经过7~10天的规范化围手术前期处置,包括抗生素、激素、减充血剂的应用术前检查排除绝对禁忌症 。所有病例在全麻或局麻加强化下行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加全鼻窦开放术,适当修整下鼻甲,对明显鼻中隔偏曲、明显下鼻甲肥大者,分别施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成形术手术参照 Messerklinger术式,切除钩突、筛泡,摘除息肉,根据不同病情开放前筛、全筛、全蝶筛,扩大上颌窦、额窦、蝶窦自然开口 。术后施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定期随访,术腔清理等 。治疗组术后加用中药治疗 。基本方:玉屏风散加减 。方药:黄芪30g,白术15g,防风9g,苍耳子9g,辛夷9g,草9g,川芎9g,金银花15g,败酱草15g,薏苡仁30g,薄荷6g,生甘草3g 。每日1剂,早晚2次煎服 。以10天为一疗程,最多4个疗程 。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治愈45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16%;对照组治愈41例,好转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15% 。
柏雪坤等运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慢性副鼻窦炎80例,加味玉屏风散汤剂的组成:黄芪20g,白术12g,防风10g,炒苍耳子10g,辛夷6g,杭白芷6g,细辛6g,蒲公英20g,板蓝根20g,桔梗6g,甘草3g,金银花15g,川芎6g,薄荷6g,干姜6g 。按中药汤剂常规煎煮,合并2次煎液约300ml,分3次口服 。治疗结果:痊愈38例,占47.5%;有效37例,占46.3%;无效5例,占6.25%;总有效率为93.8% 。
【病案举例】
1.张某,男,34岁,1999年10月27日初诊 。患者持续鼻塞1年余,尤以夜间为重,流白稠涕,量少,伴面色苍白,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 。检查:双下鼻甲肥厚、肿胀,鼻黏膜淡红,未见明显分泌物 。诊为慢性鼻窦炎,乃肺气不足,邪滞鼻窍治宜益肺固表,理气通窍 。拟玉苍散加减 。处方:黄芪25g,白术、升麻、红花、防风、川芎各10g,苍耳子、辛夷、白芷、泽兰、泽泻各12g,香附、陈皮各15g,薄荷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 。1999年11月4日二诊:服药后鼻塞减轻,夜间鼻塞不明显,鼻涕减少,色淡白 。因近日降温,复又感冒,有少许咳嗽,舌脉同前 。处方:黄芪40g,防风、辛夷花、前胡各15g,百部、苍耳子、杭菊花、白术、红花各12g 。继服12剂,鼻塞消失,无咳嗽、流涕 。检查未见异常 。
2.亓某,女,27岁,2001年2月25日初诊 。患者头痛、鼻塞、流脓涕量多色黄1年有余 。近1周病情加剧 。遇风寒症状加剧,伴目珠疼痛,口淡口干,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检查:双下鼻甲肿大,中鼻甲肿胀明显,前额压痛明显 。X线检查提示全副鼻窦炎 。诊为慢性鼻渊,证属正虚邪恋,治宜补益肺气,渗湿通窍 。处方:黄芪30g,白术、防风各12g,苍耳子、辛夷、白芷各0g,鱼腥草、土茯苓、杭菊花各15g,皂角刺20g,6剂,水煎服日1剂 。3月6日二诊:服药后诸症俱减,舌淡苔白、脉弦细 。检查:中鼻甲微有肿胀,中鼻道见少许引流 。处方:黄芪25g,白术、防风、苍耳子、辛夷、白芷各10g,川芎、红花各12g,薏苡仁、天花粉各15g续服6剂 。3月14日三诊:头痛、鼻塞已去,惟有少量清涕,舌脉同前,上方续服10剂后,诸症消失,经X线检查,较前明显好转,双上颌窦密度稍增高 。
【玉屏风散加减治慢性鼻窦炎医案、配方】按:慢性鼻渊,多因肺气不足,正虚邪恋,肺之治节失职,湿邪留滞,缠绵难愈 。湿毒留滞于窦内郁积生热,湿热壅积而见脓涕量多 。玉苍散扶正固表,祛邪通窍,以土茯苓、皂角刺、生薏苡仁、鱼腥草解毒利湿而排脓 。二诊去土茯苓、鱼腥草以防其苦寒伤气,加天花粉以益气扶正,使正复邪去 。三诊:病势稳定,续服原方培补正气,使正复而邪自去 。
推荐阅读
- 玉屏风散加减治过敏性紫癜医案、配方
 - 玉屏风散加减治心悸医案、配方
 - 玉屏风散加减治急性肾小球肾炎医案、配方
 - 玉屏风散加减治尿频医案、配方
 - 玉屏风散加减治汗证医案、配方
 - 玉屏风散加减治小儿多涕医案、配方
 - 玉屏风散加减治慢性扁桃体炎医案、配方
 - 怎么做鲜玉米饼 新鲜玉米如何榨浆
 - 怎样做干苞米 干玉米内容介绍
 - 文艺小清新网名 聆听那些散落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