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柳浪闻莺 , 最好的时间是三月初 , 看看湖边的柳树桃花 , 闻闻莺 。 那么其他时间来 , 是不是没花头了呢?也不是!
柳浪闻莺里的野逸
【园林|西湖边难得的野树林,兼谈西湖三大美学】在柳浪闻莺里边 , 有一片树林 , 远远就能看到 , 树非常高大 , 被曲水环绕 , 旁边是大草坪 。
走进去 , 你会发现另有天地 , 感觉通透凉爽 , 这片林地大概有500平方米大小 。
神奇的是 , 地面还保持着朴素的泥地 , 我想起小时候在这种地面上玩那种玻璃弹珠 。
这几棵高大的树 , 叫枫杨树 , 很像榆树 , 但比榆树高 , 有30米多高 。
树不多 , 就几棵树 , 把这片空地遮的浓荫满天 。
人在树底下 , 通气、舒畅、亮堂 。 透过树林 , 往北看 , 是西湖 , 碧波荡漾 , 十分的惬意 。
你要知道 , 西湖的东面 , 人工装饰的景观太多了 , 脂粉气过重 。
当我们在一片粉黛中 , 突然看到一片朴素野逸的自然林地 , 当然会心中一喜 。
这里不但朴素野逸 , 还充满生活气息 。
树下的石头上 , 可以坐着休息;也可以在地上铺上一块垫子 , 睡一会儿 , 当然防蚊液是要带的 。
有时候我早上来这里 , 会看到市民在这里练太极拳 , 有人在背单词 。 还有野猫 , 不知从哪窜出来 。
我相信这块地方 , 这样的模样 , 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
然后你会想到 , 中国美院不就在附近吗?那么 , 潘天寿也来过?
还有我的老乡(浦江籍画家)吴茀之 , 方增先 , 吴山明 , 是不是也都来过这里呢?
这样想着想着 , 因为这些名字在脑海里的出现 , 赋予了这片树林别样的气质 。
可能这就是“历史人文的黏性”吧 , 让这片树林 , 心甘情愿地化身为一片背景 。
任我们思绪飞扬 , 遐思古今 。曾经的西湖南线公园
据我所知 , 2000年以前 , 原本这一带 , 南线的景观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 。
分散着5个公园:湖滨一公园、老年公园、柳浪闻莺公园、儿童公园、长桥公园 。
据《杭州年鉴2003》介绍 , 西湖南线整合工程是从2002年2月启动 , 历220天 , 10月开放 。
拆除建筑6.57万平方千米 , 拆除围栏2.25千米;开挖水系2.69平方千米 , 调土方7万多立方米 , 拆除建筑单体22处(6165平方米);新建、迁建各式桥梁27座 , 维修建筑24处 。 新种乔木8000多株 , 地被植物2.2万平方米 , 草坪2.3万多平方米 。
南线整合工程完毕 , 令人耳目一新 。 整合了南线5个公园 , 新建或恢复了18个历史文化景观 ,
打破彼此界限 , 打破相对的封闭性 , 呈现西湖风景园林的大气、自然和开放性 。
构筑了西湖南线的绿色的高质量的景观长廊 。
而野树林 , 因为其不施铅华粉黛 , 自然野逸的属性 , 被很好地保持下来 。 不得不说 , 我佩服规划设计的决策者和设计师 , 他们是懂西湖的 。
西湖的三大美学南宋大诗人陆游 , 同时也是一位园林学家 。
他曾经参与了权相韩胄的南园(近雷峰塔西湖边)建造 , 之后写了一篇《南园记》 。 该记中陆游总结了自己在创作西湖风景园林的心得 , 提出了著名的“因以自然 , 辅以雅趣”的创作总结 。
我认为 , “因以自然 , 辅以雅趣”可以称之为西湖景观创造的一大美学理念 。
另一个的西湖美学理念 , 是由白居易和苏东坡的身体力行的 , 即“尽善尽美” 。 白、苏二人提倡的是儒家美学原理 , 陆游提倡了风景园林的美学原理 , 两者相辅相成 。
推荐阅读
- 苏州|苏州一定要去的景区,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游客络绎不绝
- 园林|砾石原始铺路朴实的美感小石头
- 园林|欧洲整体地貌
- 扬州|安逸不输杭州,诗意不输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世人为之向往的地方!
- 园林|玄武湖的“前世今生”,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景色到底有多美?
- 园林|被评为世界No.1,中国最安逸的城市,它排第二,没谁敢称第一
- 园林|四月——赏园林春色!国内最美的几个城市,有你去过的吗?
- 园林|太湖石园林假山流水堆叠造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