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国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常识)


调查结果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 , 我国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首先 ,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据调查 , 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 , 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 , 优质蛋白比例上升 。
忧的是 , 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
膳食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 , 城市居民禽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 , 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 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 , 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民平均贫血患病率为15 。2% ,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 。我国是世界上缺乏维生素A的重灾区 , 维生素A的缺乏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 甚至可以影响儿童的生命安全 。在所有微量元素中 , 中国人钙的缺乏程度最严重 , 调查结果显示 , 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 , 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
突出的问题是 , 与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 , 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 。而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
膳食结构问题大 , 吃油太多
人体每天的能量来源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在总量合适的情况下 , 3种供能物质也有其合适比例 。如果某一种物质比例过高或过低 , 对身体都是有害的 。中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有3方面的严重问题———肉油过多 , 米面及杂粮偏少 , 奶豆过低 。
第一 ,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 。中国人爱吃猪肉 , 而猪肉中的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远远高于禽肉 。中国人炒菜爱放油 , 尤其是植物油 , 而植物油的热量非常高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植物油的摄入量是25克 , 而目前城乡居民的平均摄入量是41克 , 其中北京居民每天的植物油摄入量竟高达83克 。
第二 , 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5%~65% , 而据调查 ,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 , 明显低于合理范围 , 尤其是杂粮消费量锐减 , 再加上米面加工越来越精 , 导致人们对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B1、B2等营养素的摄入严重不足 。不少女孩子为了减肥 , 整天一点主食也不吃 , 这样做会影响身体健康 。
第三 , 我国居民奶类、豆类制品摄入量也过低 , 其结果是城乡居民钙摄入量不足 。2004年 , 我国居民年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14千克 , 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不过60千克 , 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00千克左右 。美国人从奶类食物中获取的钙占钙的总摄入量的52% , 中国城市居民只占11% , 农村只有2% 。如果中国人每天喝一杯奶 , 就能大大提高钙的摄入量 。
还需要指出的是 , 中国人的蔬菜摄入量也不足 。据调查 , 城乡居民每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为270克左右 , 离营养学会推荐的400克~500克还差不少 。
政府应加强干予
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国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干预 。据专家介绍 , 最成功的饮食干预是二战后日本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 , 通过立法 , 在中小学推行营养午餐 , 大大改善了日本青少年的营养和体质状况 。目前 , 越南也在推行“增高工程” , 泰国在推行“牛奶工程” 。美国政府每隔数年就会根据国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修改和颁布新的膳食金字塔 , 指导大众健康饮食 。
目前 , 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居民膳食与慢性病干预计划 , 并将逐步推广实施 。如进行营养强化干预 , 像加碘盐、加铁酱油等 。此外 , 目前在一些城市社区开展的慢性病干预措施也效果显著 , 值得推广 。
【调查报告:国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常识)】最好的营养来源是天然食物 。膳食干预的主导是推广符合国情的科学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8条膳食原则:1 。食物多样 , 谷类为主;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 。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 少吃肥肉和荤油;5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 , 保持适宜体重;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 。如饮酒应限量;8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