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返回和“标准返回”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快速返回和“标准返回”其实没有差别 , 因为从离轨到落地过程完全一样 , 唯一不同的是分离的时机 , 快速返回可以在着陆前2.5圈的时候脱离 , 而标准返回需要在15圈左右脱离 , 这个差异是飞船决定的:
神舟十号 , 十一号飞船使用的是固定高度减速离轨 , 进入返回着陆模式 , 简单地说就是飞船与空间站脱离后 , 需要绕行一天进行轨道降低 , 满足返回高度并且刚好轨迹星下点在着陆场上方时才能离轨减速返回 。
而神舟十二号和十三号对于这个固定高度做了调整 , 变成了一定可调范围的高度 , 也就是说神舟十二十三号是“自适应”高度的 , 从空间站脱离后不久即可直接返回 。
为何神舟十二没有快速返回?这个也简单 , 第一次实施 , 总得测试一下嘛 , 所以神舟十二尽管测试了快速返回 , 但在返回前还是绕行了一天 。
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快速返回:绕行2圈 , 每圈92分钟 , 也就是3小时左右 , 加上离轨着陆大约50~60分钟 , 差不多4小时 , 因此从理论上来看 , 4月16日13:30分~14:05分差不多就着陆了!
- 1、抛掉轨道舱后飞船“掉头” , “屁股”朝前 , 准备减速进入
再入 走廊
- 2、到140~145千米高度时抛掉推进舱 , 随后调整重心让飞船保持一定的升阻比 , 控制再入轨迹的角度;
- 3、大约从90千米高度开伞 , 飞船抗烧蚀大底在高超音速激波的作用下会产生高温 , 形成所谓的黑障 , 大约在30~40千米高度时由于速度下降 , 飞船出黑障;
- 4、在10千米高度的时候 , 分别打开引导伞拉出减速伞 , 最后完全开伞 , 将飞船速度降至10米/秒以下;
- 5、距离地面高度约1米时开启着陆反推发动机 , 实现软着
路 ;
中美合作的风向标?马斯克录制节目祝福中国航天2022年4月4日 , 俄罗斯航天局总干事德米特里·罗戈津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的专访 , 就目前俄罗斯航天局面临的局面以及中俄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做了细致的介绍 , 其中有一点让大家特别关注:
当时大家对此都评论称 , 俄罗斯和中国要合作建造空间站新模块 , 未来是不是要一起合作建设空间站 , 4月初俄罗斯正闹着要和国际空间站分家 , 所以大家都猜想是不是俄罗斯舱段和要中国天宫空间站对接?
如何看待与中国的航天合作?
罗戈津称和中国合作非常顺利 , 比如中国和月球的研究站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 已经千年树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另外特别是中国的空间站 , 双方可以谈谈建造新的模块 。
不过这个消息都没确认 , 但在4月10日却等来了另一个消息 , 当天中国驻美使馆举办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中 , 马斯克录制了祝福语并对于中国未来的合作展开充满信心 , 如下为马斯克讲话的全文:
对于马斯克出席中国驻美使馆举办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 , 坊间有观点认为这是:
Greetings taikonauts and US students.I'm so glad to be speaking to you right now.I think the grounds for future corporation in space are amazing to form a self sustaining civilization on mars and other planets 。
各位宇航员和我们的学生们好 。 很高兴现在能和你说话 。 我认为在火星和其他行星上形成一个自我维持的文明是未来太空合作的基础 。
which I think will b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long term prosperity and survival of life as we know it.So hopefully this is simply one step towards a much greater future for all humankind.
我认为这对我们所知道的生命的长期繁荣和生存非常重要 。 因此 , 希望这只是迈向全人类更美好未来的一步
Thank you.
The messaging apparently signaling Chinese interest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U.S. at one level comes in the wake of China amplifying Russia space officials’ comments on the possibility of Moscow working more closely with China in space.
这一消息显然表明中国有兴趣与美国在同一层面上合作 , 这是在俄罗斯航天部门官员关于莫斯科与中国在太空领域更密切合作的可能性的评论之后发布的 。推荐阅读
- 神舟13号即将返回,为什么神舟14号,却早已待命了6个月?
- 蝉的生命周期只有三个月,但它们一直在鸣叫
- 回家!承担关键职责、创造多项纪录,神十三高光太空之旅即将收官
- 迎接航天员回家!东风着陆场已准备就绪!
- 半年300斤!神舟十三号将返回,排泄物如何处理?会越攒越多吗?
- 2022湖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浅谈空间技术
- 以后我们想发射卫星,还得由马斯克来决定发射时间?
- ?长七、天舟四号将合体!神舟13号航天员将返回,返程后要隔离?
- 人类太长寿是灾难 ?马斯克重金投资脑机共生,却对长寿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