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有多奇妙?深达1万米,水处于这一深度还是液态吗?( 二 )



“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 坐底深度10909米
海底一万米的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万米处 , 由于超大压强和低温以及缺氧等因素 , 是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之一 。
不过在从海平面到海底一万米的过程中 , 其实还是有很多有趣的生物 。 比如几十米到上百米处的海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鱼类和水生植物 , 热热闹闹一片祥和景象 。 到了1000米处 , 这里几乎再没有阳光可以到达 , 只有无尽的黑暗 。

海洋生物形态垂直分布概览图
但还是有一些鱼类生存在其中 , 只不过也许正是因为没有阳光 , 这些鱼类大都具有亲光性 , 如果有光源出现都会向其靠近 , 而且很多都进化出了照明的器官 。
再往下到达3700米处 , 才算是到了真正的深海世界 , 这之下的生物很多都变得怪异 , 甚至让人感到恐怖 。 毕竟深海之下的环境更为恶劣 , 能在此生存的物种自然比普通生物要付出得更多 。

深海灯笼鱼可照明器官动画形象
【马里亚纳海沟有多奇妙?深达1万米,水处于这一深度还是液态吗?】比如许多深海鱼的骨骼很薄并且极易弯曲 , 而所谓的鱼皮也不过是一层薄膜 , 这是为了适应深海的超大压强 , 方便保持体内外的压力平衡 。 除了身体 , 这里鱼类的眼睛也很奇怪 , 它们不像普通鱼类眼睛长在两侧而是长在头部的背面 , 并且能够自由地转动 , 看到上下左右的情况 。
来到海底8000米处 , 会看到狮子鱼 , 这种鱼类身上没有鳞片 , 而且呈半透明状态能够直接看到身体内部的结构 。 在这里除虾和无脊椎动物 , 基本再也看不到其他脊椎生物 。

透明的小狮子鱼
那么奋斗者号看到的海底一万米处 , 究竟是个什么环境 , 有着什么生物呢?其实海底一万米处除了无尽的黑暗和低温以及超大压强之外 , 并没有什么其他值得探索的生物 。
海底一片寂静和荒芜 , 虽然以前有流传过海底怪物的说法 , 但研究表明所谓的怪物叫声只不过是板块碰撞的声音 , 人类也从未发现怪物的存在痕迹 。 但海底一万米处也不是什么都没找到 , 奋斗者号就在该处拍摄到了塑料垃圾的照片 , 塑料垃圾的出现值得所有人类反思 。

海底塑料垃圾
海洋垃圾和海洋污染是人类一手造成的 , 自然应该由人类自己解决 , 海水的腐蚀性连潜水艇都能破坏 , 却无法分解掉人类生产的塑料垃圾 , 说明塑料的“质量”实在太好 。 除了呼吁人类不向海洋投放垃圾之外 , 同时也应当制作易降解的产品 。
水是液态的吗通过奋斗号的勘测 , 我们已经知道海底一万米处的水依然是液态的 , 并没有因为低温而形成冰块 。 而且经过测量 , 科学家们发现海底的温度始终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 , 也达不到结冰的标准 。

海水深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不过海底最深处的水如果没特殊之处好像也说不太过去 , 果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部分很奇妙的水 , 他们称其为超临界水 。 这是一种高压高温状态下的液体 , 由于马里亚纳海沟是大陆板块和于海洋板块挤压而形成 , 所以海底会有许多裂缝 。
而地壳下的热浪会通过这些裂缝涌出形成海底温泉 , 这些热泉喷出之后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 , 这时候海水膨胀后的密度与一万米处高压下的水蒸气密度相同 , 所以就出现了水的液态与气态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现象 , 也就是超临界水 。

海底热泉
奋斗者号作为创造了人类探测海洋深度新纪录的功臣 , 奋斗者号的成功应用与它采用的材料和技术有关 。 毕竟海水的腐蚀性和高压强是对潜水艇的最大威胁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 奋斗者号采用了新型的钛合金材料来抵抗海水的腐蚀 。
又因为是载人潜水艇所以载人舱的设计也很重要 , 奋斗者号的球形载人舱能够容纳三人 , 而且改进了之前的焊接方式使其更为密闭安全 , 外面的高压影响不到里面的人 。

载人潜水艇奋斗者号
同时还配备了方便海底作业的各种精密仪器 , 帮助研究员采集信息、拍摄照片等 , 还可以实时传输文字图片等信息到地面 。
奋斗者号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 而是科研人员日复一日的实验研究得到的结果 , 显然它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 , 海底一万米并不是它的终点 , 接下来奋斗者号还会继续履行它的责任 , 探索海洋更多的秘密 。

奋斗者号在海底
其实除了探索海底一万米 , 人类对马里亚纳海沟的勘测已经有过许多次 , 也发现了一些东西 。 比如2011年 , 一个科研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处发现了大量的碳 , 这些碳的含量也许能证明 , 马里亚纳海沟对地球环境的调节作用十分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