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的金融投资“哲学”——资金管控即“求存”( 二 )



哲学带来的第二个礼物 , 是良好的精神状态 , 即精神的自由 , 使人不必受到传统宗教的束缚 , 以为死读经典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 。 还记得在上苑老师的第一堂课时他说的一段话:“一个人要活得如何 , 全看他怎么形容 。 ”语言的“指涉”力量 , 令人赞叹 。
在研读哲学和历史的过程中 , 人们了解到人类近代文明发源的相关知识 。 14—16世纪发源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 , 拉丁原文是Rinascimento , 原义是“重生” 。 重生什么呢?重生“古希腊哲学” , 并加入实用的精神 , 例如后来出现的“试误法” , 以及实验组、对照组的科学方法 , 使得人类终于摆脱了宗教的思想禁锢 。 (但人类也创造了许多看似绝对正确的理论 , 而忘了当初质疑宗教的科学方法 , 这呼应了索罗斯所说的“永远要接受错误的可能性” 。 )
至于哲学带来的第三个礼物 , 就是稳健的企业经营策略 , 使人们有机会创造一个“实拿久稳”的企业 。 在这个基础上 , 才有可能达到人们的目标——建立能够传承的家族百年基金 。 因为任何一家企业 , 都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 , 而企业最大的危机来自内部的思想体系冲突 。

索罗斯给金融界最大的启发是:正面肯定错误的价值 。 伟大的企业必然不会处罚犯错的人 , 因为只有行动才会带来错误 , 否定错误就是否定行动 。 如同我们之前提到的古罗马帝国 , 其最重要的原则是“不处罚败将”(这必然也是哲学思考的结果) , 但比照同时期的东方君主国 , 其败将要面临的竟是砍头和抄家灭族 , 因为政治至上 。 同理 , 一个人最值得彰显的应该是他的苦难经历 , 因为在苦难经历中最容易遇到错误 , 有了错误才会有进步的空间 , 因此 ,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苦难经历感到自豪 。
在金融界中运用“错误”的一个成功例子 , 是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 water) , 截至2019年8月 , 其管理的资金规模达1600亿美元 。 桥水公司在业界极为著名的内部员工手册《行为原则》达上百页 , 相当于一本书的厚度 , 其中详细罗列了桥水公司的管理思想 , 以及具体行事准则 , 作者为该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 。
他的管理思想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 从事自己想做的事 , 而不是别人要你做的事 。 第二 , 提出自己能想到的最好的独立意见(方法)并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 。 第三 , 用自己能找到的最聪明之人 , 来挑战测试自己的观点 。 第四 , 对过度自信保持警惕 , 知道如何有效处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 第五 , 尽全力处理被自己的决定影响的现实 , 并通过这个过程改善这种现实 。

达利欧的这些思想与索罗斯主张的承认错误、修正错误的想法一致 。 可见这个理念在投资界也是成功者的共同原则 。 我们的交易员能够在市场中存活下来 , 也是因为相同的道理 。 交易员的分红完全来自市场绩效 , 若无法获利 , 则意味着行动出现了错误 。 所以 , 成功的交易员都是能承认错误、修正错误的人 。 但实际上 , 能够承认错误的人不多 , 能够修正错误的人更少 。 这也是只有5%的交易者能够在期货交易中获利的原因 。 在我的经验中 , 大部分人不愿承认错误多半是因为面子问题 , 不愿理性思考 , 但其后果是毁灭性的 , 不是企业破产 , 就是组织内斗 。
【索罗斯的金融投资“哲学”——资金管控即“求存”】回到交易获利的问题上 , 人们是如何连续多年在市场上获利的呢?核心原则是做量化交易 , 用金融术语来说 , 有两大获利要素:一是资金管控 , 二是正确的交易系统 。 以索罗斯的哲学来说 , 资金管控即“求存”;正确的交易系统即承认错误、修正错误 。 无怪乎 , 成功的交易者必然是索罗斯哲学的实践者 , 只是他不一定知道他实行的就是索罗斯哲学 。 索罗斯把这套系统成功地提升到哲学、社会准则的层级 , 用了大量哲学术语来形容 。

推荐阅读